雷鋒的士:重慶一張“流動名片”

核心提示
今天是“學雷鋒紀念日”,本報記者再次回訪了名揚山城的“雷鋒的士”志願服務隊。2013年3月5日,重慶市“雷鋒的士”志願服務隊正式成立。9年來,車行萬裡,愛傳一路,3600多位隊員踐行雷鋒精神,“雷鋒的士”志願服務隊成為重慶的一張“流動名片”。
重慶“雷鋒的士”志願服務隊為保障春運集結待命。(受訪者供圖)
3月4日中午12點半,家住北碚區歇馬街道的蔡女士與坐輪椅的丈夫何先生在路邊打車。“莫慌,等我!”一輛出租車停下來后,穿著深藍色馬甲的駕駛員徐周跳下車,將坐輪椅的何先生抱上副駕駛座位坐好。15分鐘后到達目的地,徐周又下車抱他坐上輪椅。
事后不久,越想越感動的蔡女士拿出手機向媒體表揚徐周:“他身上的馬甲和出租車引擎蓋上都印著醒目的‘雷鋒的士’標志,我們是遇上活雷鋒了!”
9年來,重慶市“雷鋒的士”志願服務隊已成為重慶的一張“流動名片”,城市裡幾乎隨處可見那代表著榮譽的“雷鋒的士”標識,3600多位“雷鋒的士”隊員像火焰一樣,點亮著這座城市的每一處角落。
因愛相聚
優質服務的排頭兵
大渡口春暉路街道古渡春色小區門口,“雷鋒的士”志願者和街道工作人員接送援鄂醫護人員家屬(右二)到醫院。(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十多年前,重慶出租車因為宰客甩客拒載經常被投訴。其實,司機中的好人好事也不少,大家很不服氣。”說起重慶市“雷鋒的士”志願服務隊的起源,重慶市出租汽車暨汽車租賃協會黨委書記管邦華介紹,當時在出租汽車行業中,雖然各運輸企業林林總總有“愛心車隊”“共產黨員先鋒車隊”“百面紅旗車隊”“青年志願者車隊”等18個品牌隊伍,但影響力不強。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常態化。”城市需要一個提升優質文明服務理念和水平的出租汽車行業,行業呼喚一支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的標杆隊伍。
2013年3月5日,經市文明辦、市交委(現市交通局)批准,18支隊伍聚合,正式成立重慶市“雷鋒的士”志願服務隊。
“這支隊伍規格很高。”重慶市“雷鋒的士”志願服務隊總隊長向濤說,隊伍成立即由宣傳、交通、公安、總工會等相關單位有關負責人出面擔任副隊長職務。
“雷鋒的士”隊員黃敏是第一批進入隊伍的出租車司機。他說,起初的“雷鋒的士”門檻不高,車容車貌好、司機服務態度佳、無違章無事故就行。
成立后,這支隊伍不斷完善機制架構,構建起“雷鋒的士”三級聯動責任機制。一是市文明辦、市交通局當好“指導員”,聯合制定實施辦法和評定標准,並定期進行總結評比、車輛授牌﹔二是市道路運輸事務中心當好“監督員”,將出租車公司參與活動情況和“雷鋒的士”創建數量納入安全文明服務質量考核體系,進一步建立完善對駕駛員和車輛的管理、考核、獎勵等制度﹔三是市出租車行業協會、出租車公司當好“服務員”,做好“雷鋒的士”創建車輛的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對獲得“雷鋒的士”資格的駕駛員給予支持和鼓勵。
正是有了“雷鋒的士”創建和規范的機制保障,這支隊伍雄心勃勃,將使命從“平安出行、文明出行”升級為“優質服務的排頭兵、山城形象的宣傳員、行業穩定的壓艙石”。
讓愛接力
人人爭做重慶好人
2019年,很多“雷鋒的士”因為一個人而匯聚在一起,這個人叫做劉維安。
劉維安的家在渝北區冉家壩附近的一棟無電梯的老房子裡。2016年3月,他在參加一次黨員學習活動中,認識了“雷鋒的士”隊員王傳熊。
“我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當時拄著個拐杖,走路上氣不接下氣,小王主動問我情況。”得知每個月去醫院輸血很讓劉維安頭痛后,王傳熊說他就是開出租車的,以后送劉維安去醫院的事,他包了。
從那以后,王傳熊每個月定時上門接送劉維安,背他下樓,抱上出租車,又從醫院接回來,背回家。
2019年,王傳熊意外離世,他生前所在出租車公司的“雷鋒的士”隊長夏宗斌組織數十位隊員接過愛心接力棒,繼續接送劉維安看病。
2021年,市民李珍的父親被查出患有食道癌,更嚴重的是,還伴有血小板再生性障礙,這導致手術遲遲不能進行。
“醫院告訴我必須要找9個人捐獻血小板,最好是O型血,這樣排異反應小一點。不得已,我在網上發起求助。”讓李珍喜出望外的是,很快就有一名叫做王華倫的“雷鋒的士”隊員聯系上她,說他負責找人來。
獻血當日,16名“雷鋒的士”隊員如約而至,王華倫、唐良現、張勇、龔鳳玲、楊紹良……他們說,卷起袖子就是愛。
這份愛已在重慶延續了9年,一對一幫扶有需要的乘客,他們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他們在﹔幫扶家庭變故的孩子,他們依然在……
如今,“日行一善”已成為許多“雷鋒的士”隊員的出車准則。黃敏話語朴實:“我雖然說掙錢辛苦,但也想為社會作點貢獻。”杜義感到了“內卷”壓力:“大家都有拿得出手的好人好事,我不做出點成績,在兄弟中間抬不起頭啊。”
在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中,“雷鋒的士”成為重慶5萬名出租車駕駛員的思想道德標杆和行為表率。
由愛生責
勇挑重擔服務社會
在重慶經濟社會發展中,在一個個急難險重時刻,重慶市“雷鋒的士”志願服務隊聞風而動,次次展現了超強執行力。
他們愛心送考,8年免費將1.2萬多人次考生免費安全送達考場。
九龍坡區楊家坪中學,“雷鋒的士”志願者徐偉(右一)接送高考考生。(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多次參加過送考的“雷鋒的士”隊員徐偉告訴記者:“我頭天會去偵查路線,看哪條路線不塞車﹔第二天會給考生准備愛心早餐,買雞蛋、蛋糕、牛奶,還會准備應急藥品。”
他們盡職履責,打通春運“最后一公裡”。自2017年參加春運起,“雷鋒的士”隊員年年在春節、國慶黃金周開展“雷鋒的士情、溫暖回家路”大型志願服務活動,每晚8點到12點,1500輛“雷鋒的士”等候在火車北站和西站,幫乘客提行李、開車門、抱小孩,幫助返鄉乘客舒適歸家。
在廣州從事廣告設計的陳女士感慨很深:“沒想到回到家鄉,還能收到貼心的小禮物,旅途的疲憊一掃而空。這些堅守一線的‘雷鋒的士’很可愛、很可敬!”
他們勇挑重擔,為智博會提供運力支撐。每年智博會期間,500輛“雷鋒的士”駐守國博中心,為參會的中外嘉賓提供優質服務,展現“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城市形象。
他們助力抗疫,讓雷鋒精神在戰“疫”中閃亮。2020年初疫情期間,在公共交通減少線路的特殊情況下,為兌現市委、市政府向醫護人員作出“你們守護好患者,我們照顧好你們家人”的承諾,“雷鋒的士”廣大隊員迅速集結,300余輛突擊隊車免費接送4800余名一線醫護人員和援鄂醫護人員家屬出行﹔500余名隊員義務為14.5萬輛社會車輛消毒。
51歲的入黨積極分子徐偉連續40多天免費接送援鄂醫護人員家屬詹女士,准時准點、從未缺席﹔隊員習代軍天天接送懷孕幾個月的田女士,她是一線醫護人員的家屬﹔付海軍等11位隊員接力接送援鄂護士蔣倩倩的丈夫和父母上班,累計2100多公裡……
載愛前行
志願隊伍不斷壯大
“雷鋒的士”志願者走進酉陽山區,關愛留守兒童。(本報資料圖片)(受訪者供圖)
走過9年,重慶市“雷鋒的士”志願服務隊已由成立之初的492輛車、1500余隊員逐步壯大到現在的1600多輛車、3600余名隊員。他們中有黨員300多人,160多人獲得各種市級以上榮譽,其中不乏“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好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巾幗英雄”“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司機”。
據粗略統計,9年來“雷鋒的士”開展各類公益活動1500余次,免費接送考生1.2萬余次,到敬老院參加敬老活動150余次,義務接送1500多名孤寡老人,拾到現金、物品等價值1800萬元……
隊員們踐行雷鋒精神,讓愛如花香般在城市蔓延——在主城服務隊的帶動下,合川、巫山、綦江等區縣的“雷鋒的士”隊伍也相繼成立﹔許多乘客有感於隊員們的熱情服務和志願活動,自發成立了3支學雷鋒乘客大隊,他們中有企業高管、私企老板、商戶、醫生、離退休干部、公務員,大家志趣相投,為了同一個目的走到了一起。今年,我市還計劃在網約車中試行推出1000輛“雷鋒的士”,這支隊伍正愈發壯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