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深山的儲氣庫巡檢員:守護千家萬戶的"底氣"

巡檢工作中的曹斌。譚沁心攝
人民網重慶1月14日電 (劉政寧、姚於)1月13日一大早,天還沒有亮,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相國寺儲氣庫巡檢維護班曹斌師傅已整裝待發,准備開始一天的高壓電力線的巡檢任務。
曹斌習慣性地關注著手機裡的天氣預報:近幾天將有一次極寒天氣過程,他必須趕在山裡下雪前,完成本次相國寺儲氣庫轄區內68公裡電力線路的安全檢查。
相國寺儲氣庫坐落在重慶市北碚區和渝北區交界的崇山峻嶺中,這裡也是全國日採氣量最大的儲氣庫。作為國家天然氣管網中衛——貴陽聯絡線上的重要配套工程,近年來,儲氣庫為京津冀和川渝地區冬季天然氣調峰保供和事故應急發揮著關鍵作用。
數據顯示,自2022年11月17日開啟第九周期採氣以來,截至1月13日,相國寺儲氣庫已經採氣12.5億立方米。按照冬季每個家庭每天用氣1.5立方米計算,相當於8300萬個家庭一天的用氣量——這裡,是國內千家萬戶保供用氣的“底氣”。
為保障相國寺儲氣庫生產生活供電,相國寺儲氣庫建設了1座110千伏變電站,20公裡110千伏高壓線、48公裡10千伏高壓線以及361基杆塔,供電范圍覆蓋儲氣庫的所有場站和職工生活區。
它們,是相國寺儲氣庫的“動力源泉”。相國寺儲氣庫6名巡檢員,每周都會對60多公裡的高壓線路完成一次全面巡查。
晨霧還未完全散開,一輛巡檢車的車燈照亮了山間的曲折公路。曹斌把高倍望遠鏡放進巡檢包裡,包裡還裝著測距儀、登山杖、卷尺、清障工具、巡線智能手機、急救藥品、干糧、巡檢資料、隱患告知書等。這些隨身工具與物品的背后,隱藏著他在常年的巡檢工作中摸索出來的寶貴經驗。
車輛行至儲氣庫6號井站,在公路邊停下,“下車咯!開始走路了哦。”曹斌吆喝著。接下來,這一段路就隻能靠步行前進了。
相國寺儲氣庫電力線路的鐵塔、電杆大都分布在茂密的樹林深處,人跡罕至,雜草叢生,隻能靠曹斌這樣的巡檢員徒步前往。他與同事們將60多公裡山路分為數段,每次巡檢一段,這樣才能保証較好較仔細地完成巡護任務。
“小心腳下哦,我來走前面。”曹斌熟練地招呼著隨行人員。他用清障杆鏟倒面前的藤蔓雜草,撿走掉落的樹枝,踩著濕滑的山路,熟練地往山頂走去。
曹斌全程拿著的,還有一份巡檢記錄表,上面有嚴格的工作質量標准,內容涵蓋了鐵塔、電杆、橫擔金具、避雷器、絕緣子、隔離開關、導線、接地裝置、線路通道等20余項檢查任務。他走走停停,時而低頭,時而遠眺,對檢查內容一一核對、記錄。
“現在正值我們採氣生產的高峰期,如果巡線不到位,出現安全隱患導致線路停電的話,會造成異常關井、中控室無法遠程開展生產數據監控和視頻監控,后果可不得了”。曹斌介紹。
每年冬天,相國寺儲氣庫周圍的山嶺都會下雪。積雪導致樹枝、竹林被壓彎倒在線路上,這是曹斌最擔心的隱患。
“你看那片楠竹,長得太高了。”曹斌將望遠鏡遞交過來,“雖然是在安全距離外,但是長得太高,萬一過段時間上面積了雪,就很容易壓在電線上導致事故發生,必須馬上清理掉。”說完便大步往竹林走去。
對竹木的清理、砍伐,任務完成。雖然山裡氣溫寒冷,但曹斌的額頭仍然滲出一層薄薄的汗水。
餓了就吃點干糧,渴了就喝點隨身帶的礦泉水。天剛亮就出門,任務結束時,已是天黑。在山裡步行穿越10多公裡后,曹斌全身衣服全被雜草上的露水濕透。“累點沒什麼,我們已經習慣了。”曹斌拍拍褲腳的泥,笑呵呵地說。
轉過身,他又拿起電話,與同事溝通起明天的巡檢工作。為了保証生產安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冬季溫暖,他們,一直在路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穿越深山的儲氣庫巡檢員:守護千家萬戶的"底氣"
- 巡檢工作中的曹斌。譚沁心攝 人民網重慶1月14日電 (劉政寧、姚於)1月13日一大早,天還沒有亮,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相國寺儲氣庫巡檢維護班曹斌師傅已整裝待發,准備開始一天的高壓電力線的巡檢任務。…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