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預計同比增長142.5%
重慶汽車產業跑出加速度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 |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03日 01 版) |
走進位於重慶兩江新區的賽力斯智慧工廠,機械臂伸縮旋轉,1000多台機器人有序協作,激光焊接高速運轉。在這裡,沖壓完成一套汽車部件僅需5秒鐘。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提升傳統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作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重慶加快從傳統汽車產業轉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
作為重慶民營汽車龍頭企業,賽力斯從2016年起主動求變,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依靠技術創新,對產品進行提檔升級。
效率提升,得益於產線智能化改造。賽力斯兩江智慧工廠以數字化為重要驅動力,結合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實現關鍵程序100%自動化。“以檢測環節為例,整條生產線有8台測量機器人進行激光測量,測量精度可達0.001毫米。”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說,生產線上的工人少了,生產質量卻更高了。
智能制造增效率,科技創新提質量。賽力斯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約10%投入創新研發,過去6年,累計研發投入超100億元﹔3000多人的研發團隊,擁有新能源智能汽車專利技術3000多項……
賽力斯科技中心動力設計院技術總監曹強介紹,公司研發的超級電驅智能技術平台(DE-i),可自動識別860余種場景,敏銳智能控制,提高行駛效率。“相當於在跑步中,跑出最科學的姿勢和節奏,節省體力,跑得更遠。”
效率為基,創新為翼,賽力斯實現產銷兩旺。2022年,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35054輛,同比增長225.9%。海外業務態勢良好,去年上半年境外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03%。
賽力斯的轉型升級,是重慶汽車產業發展的縮影。從出台支持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激勵措施,到著眼“芯屏器核網”布局全產業鏈,重慶瞄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打出“組合拳”,努力打造產業新生態。
在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6000多名技術人員正緊鑼密鼓開展研發。目前,長安已掌握智能低碳關鍵技術600余項,2022年專利申請量達4745件,多項產品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各區縣共同發力。兩江新區擁有10家整車企業、200余家配套企業以及一大批研發企業﹔永川區無人自動駕駛車輛正式上街運營,將打造全國自動駕駛全場景示范城市……
2022年,重慶汽車產業跑出加速度,新能源汽車產量預計達36.9萬輛,同比增長142.5%,佔全市汽車產量比重提高至17.7%。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現有濕地420萬畝 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
- 人民網重慶2月2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今年2月2日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主題是“濕地修復”。當日,重慶市林業局在合川三江國家濕地公園啟動第27個“世界濕地日”主題宣傳活動,向市民普及《濕地保護法》相關知識,介紹濕地的多種效益和功能,宣傳保護濕地的理念,號召大家攜起手來共同保護濕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