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畝“觀天”列陣!“中國復眼”二期在重慶雲陽開建

人民網重慶2月14日電 (胡虹、許琳珮)2月14日,“中國復眼”二期——大規模分布孔徑深空探測雷達項目開工活動在重慶市雲陽縣舉行。
“中國復眼”項目由北京理工大學牽頭建設,計劃在重慶建設世界上探測距離最遠的雷達,通過高分辨率觀測小行星、航天器、月球、類地行星以及木星伽利略衛星等深空域目標,滿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間態勢感知等國家重大需求,並為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世界前沿科學研究提供支持,對我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航天強國以及維護國家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復眼”項目二期部署效果圖。雲陽縣經濟信息委供圖
此次開工建設的“大規模分布孔徑深空探測雷達項目”是“中國復眼”二期項目,將落地重慶市雲陽縣龍角鎮中洲島。該項目將建設25部30米孔徑雷達,組成300余畝的“觀天”陣列。
“分布孔徑深空探測雷達類似於很多小天線合成一個大天線,協同工作的多個雷達單元形似昆虫‘復眼’,因此稱本設施稱為‘中國復眼’。”北京理工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單一雷達功率有限,但是由於雷達和雷達之間的功率疊加,因此可以實現超遠程探測功能。
“中國復眼”類似於昆虫的復眼。雲陽縣經濟信息委供圖
據了解,“中國復眼”二期項目計劃於2025年建成,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綜合性能最強的深空探測雷達,實現對千萬公裡外的小行星探測和成像,為我國近地小行星撞擊防御和行星科學研究提供重要支撐。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龍騰表示,大規模分布孔徑深空探測雷達項目的正式啟動,標志著“中國復眼”項目將進入一個新的研究階段,也是北京理工大學與重慶市長期深度合作的裡程碑。
新聞多一點:
“中國復眼”三期工程
雷達單元數量計劃擴展至百部規模
目前,“中國復眼”項目已納入重慶市“十四五”重大項目,共分三期開展建設。其中,第一期“分布式雷達天體成像測量儀驗証試驗場”位於重慶市兩江新區明月山,由4部16米孔徑雷達組成,已於2022年12月完成建設,在開機運行之際就成功拍攝了我國首幅月球環形山地基三維雷達圖像。
位於重慶市兩江新區明月山的“中國復眼”一期。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供圖
在完成二期項目建設后,“中國復眼”三期工程,計劃將雷達單元數量擴展至百部規模。伴隨著“中國復眼”建設的不斷推進,將極大擴展人類雷達深空探測的邊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300畝“觀天”列陣!“中國復眼”二期在重慶雲陽開建
- 人民網重慶2月14日電 (胡虹、許琳珮)2月14日,“中國復眼”二期——大規模分布孔徑深空探測雷達項目開工活動在重慶市雲陽縣舉行。 “中國復眼”項目由北京理工大學牽頭建設,計劃在重慶建設世界上探測距離最遠的雷達,通過高分辨率觀測小行星、航天器、月球、類地行星以及木星伽利略衛星等深空域目標,滿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間態勢感知等國家重大需求,並為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世界前沿科學研究提供支持,對我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航天強國以及維護國家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