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巴南区体验非遗传统

2020年09月29日17:57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外国友人唱木洞山歌。 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供图

  人民网重庆9月29日电 佳节将至,情满月圆。9月29日,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市文化旅游委、市政府外办和巴南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巴南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委、团区委、李家沱街道、接龙镇、木洞镇、姜家镇共同承办的“中外一家亲 团圆共此时--2020年庆中秋、迎国庆暨老外@Chongqing·体验非遗活动”在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举行。加拿大、匈牙利等驻渝总领事馆的嘉宾,以及重庆交通大学留学生,在渝工作、生活的10国外国友人和市民朋友一起,学非遗、做月饼、迎国庆……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和节日。

外国友人参与做月饼。 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供图

  中外友人同台献艺 共享非遗盛宴

  当天上午,一场气势恢宏的姜家舞龙拉开了整场活动的序幕。伴随着激昂的音乐,舞台上一条条女子龙、飘逸龙、独龙在表演者的手中上下飞舞,伴随着表演者的翻转、跳跃、旋转,活灵活现的“姜家龙”上下翻飞,神气十足,让现场的群众赞叹不已。

  在非遗节目展演的舞台上,一张张外国友人的面孔吸引了市民的关注。来自卢旺达的代娜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非遗节目展演了,她的木洞山歌已经得到“师傅”的充分肯定,这次,她主动报名参演,和其他几名表演者共同演绎了一曲精彩的木洞山歌表演唱《爷爷的山歌》。

  在接龙吹打表演《笑声飞遍接龙山》中,来自韩国的何在宪穿着韩国传统服装,与接龙吹打的表演者们将中国的国家级非遗接龙吹打与韩国的舞蹈、大鼓等乐器融合,让中韩文化在热情洋溢的表演中交融。

  今年以来,巴南区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持续通过网络教学、送学进校园、现场教学等方式,为外国友人送上非遗大餐,代娜等6名参与此次非遗展演的外国友人,就是其中的优秀学员。

体验接龙吹打、姜家舞龙。 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供图

  中外友人共团聚 同做月饼话中秋

  中秋节,月饼是中国每个家庭的必备之物。但月饼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在活动中,做月饼比赛这一环节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参加活动的外国友人和市民共同组成4个小分队,展开了一场“月饼制作大比拼”。

  在面点师傅示范之后,一声令下,中外联合组队的队员们在限时5分钟内争先揉面、包馅、模具成型……外国友人虽手法生疏,但兴致很高,在中国队友的指导下,一个个形状各异的月饼在外国友人的手上诞生,现场被欢笑声包围。来自瑞士的达尔文与其他外国友人一起分享自己家乡的团圆节。“在我的国家没有中秋节,但是一样有庆祝团圆的节日,和今天的场景一样,也是亲朋好友们围坐在一起。虽然习俗不同,但是这份感情是一样的。” 达尔文说。

  2020年以来,巴南区以“老外@Chongqing·体验非遗暨老外游乡村”为主线,在端午节、七夕节邀请外国友人深入丰盛古镇彩色森林、接龙镇龙泉谷旅游度假区等地,过传统佳节、学中国非遗、游美丽乡村,让外国友人体验地道的中国节日。

做花灯。 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供图

  非遗教学体验 传统技艺吸粉

  在茶花广场设置的非遗教学体验区,有的外国友人用一只手甩着飘逸龙,随着飘逸龙在空中的飞舞,他整个人都被龙包围,似乎在与龙共舞;有的外国友人和市民围着大大的唢呐,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第一次吹响了这个“巨型”的唢呐。在李家沱独具特色的碟子舞体验区,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塞奈一手拿碟子,一手拿筷子,跟着老师灵活的舞步搭配手上的碟筷,翩翩起舞。市民、游客、外国友人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接触,一起学习传统非遗,以进一步认识重庆的民俗、文化。

  当天,活动现场设置的非遗集市吸引了外国友人和市民的目光,其中,“明三娘面塑”“剪纸”等颇受欢迎,大家抢着体验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个太神奇了,捏出来的人物很逼真。”在“明三娘面塑”展台前,来自重庆交通大学的留学生Alicia、Silas等被明三娘的精湛手艺吸引,赶紧现场拜师学艺。

  据了解,巴南区通过融入式、体验式教学,让外国友人观看非遗表演的同时,还能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让非遗文化真正做到“吸睛”又“吸粉”。

  寻宝开启民俗体验 中外市民共贺国庆中秋

  活动当天下午,趣味十足的“巴巴虎寻宝”拉开了外国友人体验中秋民俗的序幕。本次活动将巴南区参加全市第二届“双晒”推出的巴南文旅形象大使“巴巴虎”进行再次推介,通过“巴巴虎寻宝”环节,外国友人在游览西流沱小镇的同时,一边寻找“巴巴虎”系列文创产品,让可爱的“巴巴虎”玩偶、盲盒等带着外国友人寻找惊喜、感受民俗、游览小镇。

  “我看他们打得这么轻松就想来试一下,没想到这么费劲。”在打糍粑环节,来自孟加拉的艾索拿着长长的棒槌,用力地想将兑窝中的糯米压碎,然而没打几下,他就拔不出棒槌了,“我没想到最费劲的居然是把这个棒槌拿出来!”

  在另一边的书法绘画作品展上,几位书法家正挥毫泼墨,书写家风家训,并免费赠送给现场市民。为了让外国友人体验中国书法的魅力,现场几位书法家教起了外国友人写书法,从握笔到下笔,一幅幅书法作品在外国友人的手上诞生。

  游客和外国友人们在游览西流沱小镇时,还参观了百姓博物馆,欣赏了以中秋节为主题的摄影作品,进一步了解了当地的传统文化。

  来自泰国的留学生刘乐康参加完活动后,他很有感触,在游记中他写道,“今天真实体验了一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被好玩、好看的非遗项目深深吸引了。中秋节嫦娥、玉兔的故事很精彩,今后要将他们的故事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刘政宁、李洁)

(责编:陈易、张祎)

本网专稿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

一图看懂:上合数字经济论坛为何在重庆举办  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将在重庆举行,确认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实现了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参会全覆盖。…【详细】

原创

头图推荐

  •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 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减两成 产能翻一番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减...
  • 智慧社区 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与惊喜智慧社区 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与惊...
  • 党员志愿者助农收割稻谷党员志愿者助农收割稻谷
  • 轨道交通18号线隧道掘进机投入作业轨道交通18号线隧道掘进机投入作...
  • 渝中首个家庭型长租人才公寓本月投用渝中首个家庭型长租人才公寓本月投...

图片新闻

  • 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倡导文明驾驶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 铜梁:莲藕产业连成线 乡村富起“一大片”铜梁:莲藕产业连...
  • 刘寒同:17年坚守渔政执法岗 守好母亲河刘寒同:17年坚...
  • 万开云同城化发展驶入“快车道”万开云同城化发展...
  • 唐贞观时期垫江县令王才墓志铭被发现唐贞观时期垫江县...
  • 丰都龙河镇:兴产业 惠民生 促振兴丰都龙河镇:兴产...
  • 两江新区龙安路口公交站投用 居民出行不再难两江新区龙安路口...
  • 涪陵:旱地种旱稻 省力省心收入高涪陵:旱地种旱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