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城区
12月24日,又一个千亿级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落地巴南——“忽米产业互联网全国总部项目”在巴南区行政中心签约。
在签约的同时,巴南区政府与项目投资方宗申产业集团共同为运营这一项目的“重庆忽米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揭牌。此举意味着,宗申将践行“产融网”三位一体战略,着力打造“中国汽摩行业第一个产业互联网上市公司”。
“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一批又一批的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巴南并开工建设,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再加上创新发展,加快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抓住“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有效地推动了巴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经济新格局
“十三五”时期,巴南已形成的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雏型,构建起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在巴南“土生土长”起来的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十三五”时期已从一家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成“产融网”三位一体的现代装备制造企业。其在发动机制造上的核心技术,已运用于摩托车发动机、特种车发动机、通机发动机、船艇发动机、航空发动机上。
“在‘十三五’这几年,巴南已有一大批像宗申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全区的传统制造业已在全面上档升级。”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这为巴南的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巴南的传统产业在加快转型中,新引进的大江国立等14个合资合作项目已经落地;全区已完成智能化改造98项、技术改造70余项;宗申航发、建设翰昂等4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在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中,巴南整合清华大学汽车研究院、大江工业相关技术资源,并利用现有的产线资源,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中高端摩托车等装备制造,并新发展辅助驾驶系统,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教育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以及数控机床、航空发动机等。
除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已形成规模外,在“十三五”时期,依托重庆国际生物城的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公铁水多式联运为主的千亿级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以“芯屏器核网”为主的千亿级“数智”经济产业集群、以惠民—忠兴片区20平方公里为基地的千亿级生态创新产业集群、以现代消费品工业为支撑的千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雏型初现。
消费品工业,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新词。但在巴南,“自由点”“锦晖陶瓷”“玛格全屋定制”“巴南银针”“桥头火锅”“恒安纸业”“恒升珠宝”等品牌已为人们所熟知,它们都是巴南消费品工业的“代表作”。
2019年11月,西南地区个人卫生用品龙头企业——百亚股份旗下生产的时尚卫生巾品牌“自由点”,亮相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成为首个在法国最高艺术展览中心展出的中国卫生巾品牌。这一国货品牌能够出征巴黎并斩获殊荣,不仅是因为其颜值层面接轨国际,更是其先进技术和硬核产品力的提升。
目前,巴南的消费品工业,已逐步形成涵盖日用化工、生活用纸、高端珠宝、智能家居、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门类的消费品产业集群,成为巴南区构建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的生力军。
在巴南,类似百亚这样的生产消费品的企业还有不少。据统计,目前,巴南区消费品类工业企业已达600余家,产业规模近200亿元,约占全市十分之一,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消费品工业生产基地。其中,玛格家居、百亚卫生、重茶集团、桥头火锅、光大乳业、尚佳服饰、立泰服饰7家企业的15个产品品牌已被纳入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项目。
新兴产业成为新格局中的最大亮点
2020年4月3日,巴南区15个项目集中开工、12个项目集中竣工。这些项目涵盖了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冷链物流等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在巴南构建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数智”经济、生物医药、跨境电商及物流等新兴产业成为最大的亮点。
建在巴南南彭的重庆公路物流基地,是国家“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项目的主要承载地。目前已规划覆盖达12平方公里,已入驻京东、华南城、顺丰、货车帮、申通等龙头企业40多家,累计实现营业额近2000亿元、税收40多亿元,已形成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专业市场及综合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2020年3月31日,京东快递重庆区域总部、京东生鲜超市重庆区域总部、京东智慧零售重庆总部、京东(重庆)外贸综合体项目等8个项目落户巴南,总投资约10亿元,涉及京东零售、物流、数科三大主体板块及相关行业重点领域。
这是巴南加大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以“物流带商贸、商贸带产业”发展路子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巴南区位优势突出,8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过境渝黔高速扩能线、铁路东环线等加速建设,“二环三射”高速路网四通八达,是重庆跨境公路班车的起点,也是全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主要承载地之一。
因而,巴南区加快了重庆公路物流基地东盟国际物流园建设,现已形成以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重庆国际分拨(公路)海关监管中心、重庆跨境公路班车、东盟商品集采城项目为一体的对外开放窗口,成为重庆“1+3”国际物流分拨中心运营基地之一。2019年,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
现代物流产业已成巴南的一项新兴产业,目前已引进了中国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京东集团、中国专业市场巨匠华南城集团、亚洲最大的物流服务商普洛斯、中国速递行业巨头顺丰集团、重庆大型物流骨干企业公运集团等49个项目,合同投资总额超600亿元,形成了电子商务、专业市场、综合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物流产业格局。
目前,巴南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重庆国际生物城)已纳入了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重庆国际生物城被正式纳入国家级高新区拓展园,集聚项目80余个,形成了以智飞生物为代表的预防类生物制药集群,以全球抗癌药巨头美国雅培克公司、全球最大眼药水企业日本参天为代表的治愈类制药集群,以四川新绿色、伍舒芳为代表的现代中药集群,以钱璟康复、惠森驰恒为代表的医疗器械集群。
“数智”产业也是巴南在“十三五”时期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巴南经济园区成功构建起新型显示、大数据、5G等6大产业集群,通过积极培育和延伸“芯屏器核网”“云联数算用”等产业发展布局,仅在2020年,就新签约落户腾龙巴南产业园、达闼机器人、汉朗光电等25个项目,投资金额约242.63亿元,达产值约385.77亿元。目前正以惠科金渝、汉朗光电、惠科金扬为龙头、以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为引领,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巴南经济园区成功引进重庆联通南部数据中心枢纽1400个机柜项目等40余项大数据项目,正全力推进重庆南部数据中心及热备基地建设。还有巴南智慧园区,现已入驻工业企业521户,总产值近600亿元的。
目前,这“数智”产业已成为巴南新兴经济的最大亮点。2019年,“芯屏器核网”产业就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产业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创新在新格局中成为最大驱动力
“创新,是巴南构建经济新格局中的最大驱动力。”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在“十三五”时期,巴南的创新驱动成效极为明显。
在过去的几年中,巴南区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区内9所科研和高职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体系,已建成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4家市级创新平台,建成13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8家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
“锦晖陶瓷”是巴南的传统消费品企业之一。在创新驱动中,企业结合“互联网+”,围绕市场需求,依托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创建“集创家”工业互联网公司,完成了从陶瓷行业向日用消费品行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依托这一创新平台,拓展了以陶瓷、玻璃、塑材、竹纤维等材料为主的消费品设计开发、产品制造,首创以“云设计、云制造、云销售”“三朵云”为核心的战略模式——将“云设计”平台打造成工业设计创新为核心,设计资源共享与产业融合的全球互联网平台,打通了消费者、设计与产业链,拓展工业设计中心内涵及功能。如今,平台已入驻用户3200家,共完成工业设计项目46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362项。
在重庆国际生物城内,更是体现创新的动力。这几年中,医药企业开发出临床阶段创新药10个,占了全市新药创新的50%。长效胰岛素、口服紫杉醇、抗体药物等一批新药产品,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11月5日,重庆巴南先进技术创新中心顺利开园。创新中心是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核心载体,它的成功运营标志着巴南区践行创新驱动战略再添新成果。目前,创新中心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现已迎来研究院5个、企业30多家,带动创业60余人、就业225余人。创新中心一期场地使用率已达96%。
在“十三五”时期,巴南在科技创新中获得了市级以上科技奖励38项,获国家授权专利3065件,并有6项技术获国防科技进步奖。
创新,已成为巴南在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最大的驱动力。
王彩艳 肖亚平 图片由巴南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