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为果农援建的山地果园搬运单轨。 郭伟摄
人民网重庆1月28日电 “我们果园的土质优良,气候适宜,柑橘口感好,还是绿色食品。”在重庆开州区白鹤街道沃柑种植基地,果园技术员邵光炎自豪地说。
开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地。多年来,中国石油在此援建了饮水工程、农村公路、乡村旅游示范点等一系列扶贫项目,帮助沃柑种植基地升级改造。援建山地果园搬运单轨,就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这里是开州最大的晚熟柑橘果园,主要品种为沃柑和W·默科特柑橘。以前,因为地势限制,很多区域运输道路难以覆盖,果子都是由果农一筐一筐肩挑背扛地往下运,劳动强度大,搬运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果园招工也是问题,能胜任施肥、采摘、搬运等重体力劳动的人有限,年龄稍大、体质较弱的根本就干不了。”果园负责人郭伟说。
如何帮助这些贫困户增收,又怎么结合地方特色做大做强区域经济?
2018年,中国石油挂职干部、时任重庆市开州区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晓冬等人到现场实地调研,询问果园运营难处,优化果园设施建设。经过多方科学论证,决定投资100万元建设5条总长2000米的单行轨道,用自动化的机械设备替代人工,承担采摘果子、运输肥料、喷洒农药等农活。
“2019年单轨建成,以前10个人的工作量,现在5个人就可以完成,运输效率提高了50%。且单轨还比传统的水泥或泥石路节省了大量土地。因工作强度降低,当地农民就业面也宽了。”郭伟说。
“这是开州第一个引进并安装使用山地单轨的果园。目前,当地已有10多个果园陆续效仿。小轨道撬动大经济,既带动地方经济,又解决老弱妇孺劳动力释放问题,帮助贫困户增收。”张晓冬说。
郁郁葱葱的果园铺满山间,“国家晚熟柑橘标准化示范区”的字样竖立在半山腰。“晚熟柑橘每年2月开始成熟至5月份,错季上市特别好卖。”郭伟说,如今,3000亩果园,平均一亩地结果2吨,年产量达到5000至6000吨,按5元1公斤算,一年最高收入可达3000万元左右。
村民刘福碧家庭贫困,儿子轻微残疾腿脚不便,一家人无法从事正常劳动。果园单轨建成后,刘福碧来果园应聘成功,紧接着,儿子也进到了果园工作。
“我们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果园给我们安排了相对固定的地点而且轻松的活,让我和孩子做简单的机械操作。”刘福碧说,如今,家里每年增收约3万元,房子也重新盖了。“轨道不止运输柑橘,也把幸福‘运’到了我家里。”刘福碧笑呵呵地说。(刘政宁、孙梦宇、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