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头图

工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重庆经开区试运行

2021年08月11日15:03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重庆8月11日电 在“绿色+”“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理念下,重庆经开区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西南地区建立首个工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

  据悉,“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已试运行2个月,这套系统到底有何神奇之处,来“一”探究竟。

广阳岛智创生态城鸟瞰效果图。广阳岛智创生态城供图

  一张网

  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三高”企业,往往容易排放污染物超标,也是环保监管部门重点关注对象。而数量多、分布散、工作量大等特点,也给监管部门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 解决了这个烦恼。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优势,重庆经开区联合京东科技集团及其孵化企业环问问科技,充分利用“京东云”平台强大的后台存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将区内排污重点企业整合到了“一张网”内。

  通过前期整理统计,系统建立起“产排污企业数据库”,集中收录经开区内排污企业各项污染因子、治理设备等环保信息。同时,企业地址、排污许可证、环保负责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也一并录入数据库,建立了完整的企业“画像”,最终形成一张全经开区企业排污感知网。

  目前,数据库已完整收录了经开区内331家企业环保信息。

指挥调度平台。广阳岛智创生态城供图

  一块屏

  如何对排污企业实现智能监管、实时监管,才是系统的核心价值所在。

  重庆经开区生态环境和建设管理局办公楼,有一块硕大的LED显示屏,搭起了“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最核心的指挥中心。

  屏幕上,所有监管排污企业相关数据一目了然: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悬浮物(SS)、pH值、溶解性总固体(TDS)等监测因子参数实时更新,一旦某个数据出现超标,系统立即就会发出预警,指挥中心即可迅速响应采取措施。

  “1+N张图”将指标在大数据展示屏上统一展示,并提取各物联网终端的检测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综合分析数据,结合预警信息等,一张图尽收眼底。

  一块屏实现了园区环境管理工作的可视化、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作为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管理工具,让监管更加有的放矢,指导园区及时管控风险、消除隐患,最大程度避免发生环境影响事故。

指挥中心大屏。广阳岛智创生态城供图

  一个管家

  除了提供智能监管及时预警预防,后台大数据分析技术还可以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计算和分析,根据大数据自动生成园区环保工作报告,为园区的科学决策和精准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面对突发预警情况,线下也有一个高效运作的专业“管家”迅速反应妥善处理。这个“管家”,便是由监管部门和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专家团队共同组成的“环保管家”服务。一旦系统实时监控发现问题,指挥中心便可以将信息第一时间派发到工作人员手机端,职能部门、环保管家团队便可以及时响应前往现场处置。

  据“环保管家”介绍:“传统监管治理,需要工作人员不定期前往进行排查检测,发现企业排污异样,还要找专业机构前往现场采样、化验,整个工作完成至少需要一周时间。而现在,我们只需要一刻钟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波黑科技

  高效的背后,离不开系统众多“智慧+”科技的支撑。

  在排污源头配备了AI视频识别、流量计、COD、pH、氯离子、TDS等一系列智能化监测设备,负责对排污物实时采样分析。如此一来,就能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实时报告废水是否有超标等,京东科技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在动作识别方面的优势,结合环保管理应用场景,在固危废识别、废水泡沫识别、烟雾识别、河道漂浮物识别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外,还将能够全方位、全要素地展示现实物理世界的SuperMAP3D倾斜投影技术,也应用到“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中。由京东科技集团和重庆工商大学共同研发的数字化污染源扩散预测模型,则是首次在环保领域应用。

  众多黑科技加持,让传统的环保管理插上“智慧+”的翅膀,变得“无所不能”。据悉,重庆经开区智慧环保APP、智慧环保系统已申请软著专利。下一步,该系统还将在碳排放物联网减排、智慧水务、工业废气、固危废管理等领域进行深度开发。

  一座生态城

  截至8月9日,“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总共采集在线监测数据8046906条,日均采集数据140000余条,录入巡检数据1071条,智能生成报告333份,系统试运行成效显著。

  “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的高效开发应用,只是重庆经开区聚焦“智慧+”“绿色+”高质量发展,将广阳岛智创生态城打造成为“两点”的承载地、“两地”的展示地、“两高”的体验地的一个缩影。

  依托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重庆经开区将“绿色+”“智慧+”融入制造、研发、总部、商贸等领域,积极发展绿色制造、环保、农商文旅等产业,推动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生态之城、未来之城。(刘政宁、杨靖、胥世鹏)

(责编:黄凌、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