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

做好公益践行者 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2021年10月08日18:54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观看人民网视频访谈,我是主持人文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慈善公益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社会救助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公众回馈社会、参与公益慈善的需求日益增长下,如何发挥公益慈善作用帮助到更多困难群体,也是公益组织、企业团体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今年“9.9公益日”期间,重庆市红十字会等多个慈善组织共累计募集资金超5亿元,不少重庆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都作出了贡献。如何动员力量推动公益慈善优远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眼健康公益推行模式,更加精准帮扶?

  今天我们邀请到重庆市遗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周学跃,重庆红十字会爱尔眼库主任任毅一起做客演播厅,就公益慈善组织如何有效着力发展、眼健康公益推行模式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与分享。

  主持人:你们好!

  周学跃、任毅: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周主任您好,近年来重庆的公益慈善发展情况如何?其中有哪些亮点创新推广成果吗?

  周学跃:近年来,重庆市红十字会紧紧围绕中心大局,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红十字公益事业发展目标,以“三救三献”工作为载体,积极助力脱贫攻坚,融入乡村振兴,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效发挥了人道领域助手和联系群众桥梁纽带作用。“十三五”期间,市红十字会多次参与救灾应急行动、实施多个备灾救灾项目,应急救护培训231.6万余人,人道救助4万余人次,动员17.6万人加入遗体器官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市红会系统广泛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募集款物4.22亿元(本级2.55亿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应该说,通过相关部门和广大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志愿者的共同努力,红十字工作中呈现显著的时代特征。

  一是助力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实施“助力脱贫 决胜小康”公益项目30个,培训贫困乡镇医生500余名,“红十字星火助学计划”资助困难学生630名,在帮扶集团指导下,支持对口帮扶村举办博爱养老院项目等。

  二是积极融入健康中国重庆行动。让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建立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基地,红十字社区服务站、5A景区救护站,建设“红十字‘救’在身边”品牌。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创建宣传品牌。我们的“三献”公益海报“心肝宝贝”走向全国,《跨越国界的生命礼物》专题宣传片在第27届国际器官移植大会上展播,《五个人的乐队“一个人”的演出》,获2020年度“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特等奖。正是有了这些具有影响力的红十字故事和好的宣传典型,让广大群众对眼角膜的捐献有了新的认识和较高的关注度。目前,全市登记了眼角膜捐献志愿者1.7万人,数量每天都在增加,登记成为一名捐献志愿者,逐步成为一种引领文明进步的新风尚。

  主持人:刚您提到近年来对角膜捐献的关注度有所增高,相关问题也接踵而至,您认为当前重庆在这方面面临哪些问题?

  周学跃:公民去世后捐献遗体器官和角膜是一项关爱生命健康工程,为救治病人挽救生命、医学科研和教学贡献,这是一种大爱善举,更是一种高尚利他的行为,还是体现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崇尚科学、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相关部门合力推动、爱心企业大力支持下,各医院、登记站(点)周密配合,重庆市眼库、重庆爱尔眼库、解放军西南眼角膜库规范实施,积极营造了捐献光荣的环境氛围。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是宣传动员不够。品牌意识不强,经典项目不多,社会影响面、覆盖面还不够大,很多的人还不知道角膜捐献是怎么回事。宣传的效果主城区比区县好,城镇比乡村好。

  其次是“谈捐色变”。一些群众受封建迷信、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角膜捐献不吉利,不左邻右舍说嫌话,甚至存在捐了角膜到另一个世界看不见路的迷信说法,有的抵制排斥捐献,有的不愿意帮助亲人实现捐献愿意。

  另外就是社会公信度问题。有的群众认为角膜是无偿捐献,为什么移植收取一定的费用,对捐献的公益属性保持表示担忧。

  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是社会进步、事业发展不平衡量不充分带来的问题,只要我们有一颗公益的心,敢于担当作为,勇往直前,一定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加阳光。

  主持人:公益帮扶是社会企业一直都在践行努力的方向,在公益慈善事业上,作为重庆的老牌眼科医院,这些年都做了哪些努力?

  任毅:眼睛是我们与外界接触的最直接感官,也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正是基于此,重庆爱尔眼科自建院以来就在眼健康的公益事业中做过非常多的实践工作。早在2015年成立了“重庆爱尔眼科爱心会”,从关爱自闭症儿童、施援眼疾抗战老兵及遗孀、救助贫困山区儿童,把爱心传递到每一个需要温暖的人心中。截至2021,“爱心会”共计救助眼疾抗战老兵20余名、老兵遗孀1名,救助角膜移植贫困患者26名,资助贫困山区儿童2名,开展义诊及公益讲座超过百次。

  其中,与重庆红十字会于2015年联合成立重庆市红十字爱尔眼库,经过一年的成长,在2016年12月21日重庆市红十字会召开的重庆市遗体(角膜)捐献工作推进会上,重庆市红十字爱尔眼库获得首批遗体(角膜)捐献工作证,同年开展“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救助项目,帮助困难角膜盲症患者重获光明。(举例简单讲:第一位角膜盲症救助者何可春情况)。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除了医疗技术上的保障外,过程中的协调和关怀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对参与项目的每位志愿者有着更高的要求。在2019年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中,我们的工作人员也获得了“爱心志愿者”称号。

  当然,针对角膜移植,只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还远远不够,角膜盲症的预防和科普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坚持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定期开展眼健康科普讲座,组织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志愿服务队到社区、街道,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宣讲角膜盲症的致病原因,特别是现在处于板栗刺与稻谷刺的高风险阶段,让大家提高对角膜盲证的认知和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主持人:刚任主任处提到“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救助项目,通过角膜移植帮助角膜盲症患者重获光明,这个项目的具体开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

  任毅: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在通过全面开展防盲治盲工作后,便开启了“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救助项目,希望通过自身能力帮助到角膜盲症的困难群体。

  该项目的救助范围辐射全重庆市及重庆周边区域(四川、贵州),对贫困患者、以及无法支付任何费用、因贫困延误或放弃手术的患者提供医疗救助,给因病致盲患者带来光明的希望。这个项目将会持续开展下去,爱尔眼科医院将联合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扩大帮扶力量,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更多人都能享受到眼健康的权利。

  主持人:据了解,重庆市红十字会和爱尔眼科专门成立了爱尔眼库,目前该眼库的情况如何?角膜移植在重庆的比例高吗?

  任毅:重庆市红十字爱尔眼库成立于2015年,在此之前,爱尔眼科医院于2009年成立了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登记站,眼库成立的目的是采集、筛选、处理、保存、研究角膜材料及其他眼组织,并将这些优质、安全的供体材料提供给角膜移植手术医生,以满足临床需要。同时眼库也承担着宣传、咨询的工作,让更多人了解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的相关事宜,协助办理捐献志愿登记表,积极参与重庆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公益宣传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眼健康咨询、眼角膜捐献等的科普宣传活动。截至目前,重庆市红十字爱尔眼库接受来访咨询登记志愿者五千余次,参加咨询宣传活动两百场,角膜移植量在重庆地区占有一定的比例。

  主持人:很多人都不了解角膜盲症是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来解决问题,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角膜移植?它是角膜盲症患者唯一的治疗方式吗?

  任毅:在我国,角膜疾病是第二大致盲疾病,很多严重的角膜疾病,靠单纯的药物治疗是无法有效控制病情的,最终使角膜溶解、变薄,甚至穿孔。而角膜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本身透明的角膜会逐渐变白,就像透明玻璃变成了毛玻璃,会明显影响我们的视力,而且这种变化时间久了,药物也没有办法逆转。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阻止病情的进展或者改善视力,就可以考虑进行角膜移植了,角膜移植就是把我们变白的角膜更换成透明角膜,相当于把毛玻璃更换成透明玻璃,这样就达到了缩短病程及提高视力的目的。

  主持人:据了解,今年“中华慈善日”的主题是“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针对乡村地区您认为应当从哪些方向来实施?

  周学跃:我们将聚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广泛汇聚人爱心力量,积极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群众桥梁纽带作用。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契机,普及红十字运动知识、传播红十字文化,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以“生命之约、大爱传递”为主题,开展关爱生命健康知识普及进乡村活动,鼓励更多的群众加入捐献志愿者队伍,助推乡风文明,持续推动重庆关爱生命健康事业科学发展。

  主持人:在今后的慈善事业中,重庆爱尔眼科在眼病帮扶项目方面,怎样计划的呢?

  任毅:我们将继续开展“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救助系列项目,并在与重庆市红十字会、重庆市福利组织、重庆市残联等多方共同协作下,将救助辐射到更大地区,这其中就包括农村、山区地区。今年年初,我们就已向重庆市红十字会申报了“你是我的眼,博爱助力乡村振兴”项目。

  这里我们有三个目标,短期目标是让广大乡村人民了解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相关知识,开展咨询及志愿登记服务,组建义诊服务小组,开展防盲治盲工作,普及眼健康知识,努力提升农村地区健康卫生水平。中期目标是希望通过宣传,让更多捐献志愿者了解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相关知识,让村镇人民参与到逝后捐献公益事业中来,为临床医生提供高质量角膜,为更多人带来光明的希望。

  通过全面开展防盲治盲工作,为因病致盲患者带来光明,使其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为其带来生活的勇气,为因病致盲,因病致贫家庭带来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到角膜盲症的危害、治疗,给予他们救助和关怀,同时对特定人群,如儿童、退伍老兵等的救助计划也在规划中,这便是我们的长期目标。相信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让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体得到公益救助,也为更多的人带去光明的希望。

  主持人:好的,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和慈善公益机构携手共进,做好践行者推行公益帮扶,力所能及、身体力行地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再见!

  周学跃、任毅:再见!

(责编:秦洁、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