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亟待提质升级 "国民下饭菜"如何越吃越"香"
位于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的渝东南农科院青菜头实验田。
待收的青菜头。
通过技改后,榨菜实现智能化加工。图为涪陵榨菜集团的现代化生产线。
二渡村村民对采收后的青菜头进行初加工。(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核心提示
“口口脆”是近年来涪陵榨菜集团针对年轻人新开发的一款休闲食品。去年,“口口脆”全年销售额3.1亿元,比2020年增长22%,相当于涪陵榨菜几个单品销售额之和,成为一款明星产品。
随着明星产品受到市场追捧,涪陵榨菜去年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全年销售总额达25.19亿元,同比增长10.82%,全国中小城市商超都有销售网,市场占有率高达30%,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下饭菜”。与此同时,涪陵榨菜建设的全国首个“中国榨菜城”主体工程即将动工,工程在2024年完工后将成为国内酱腌菜行业最大的生产基地。
涪陵榨菜要寻求突破,实现快速发展,还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青菜头已砍收完毕,榨菜进入新一轮的生产周期,重庆日报记者走进生产车间、田间地头进行采访调查。
传统产品亟待推陈出新
“‘涪陵榨菜’四个字连在一起,很多人都会念,但取掉‘榨菜’二字,不少人就把‘涪陵’错读成‘peiling’了。”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则段子,却也从侧面反映了涪陵因榨菜而兴的事实。
长期以来,川渝等西南地区的老百姓喜欢就着榨菜下面条、稀饭。由于口味独特,榨菜逐渐走向全国各地,成为“国民下饭菜”。
涪陵榨菜经历了从坛装到小包装,再到去防腐剂、低盐榨菜四个时期,最顶峰时有200多款产品。
据涪陵榨菜集团研究所所长刘德君回忆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推出第一代小包装榨菜,产品一面世就火了。西南一带的经销商直接在生产车间外的空坝子搭雨棚住,都想第一时间抢到货。
“但细数下来,真正称得上榨菜新品的还是屈指可数。”刘德君说,以前只是对产品包装或榨菜形态作“物理创新”,产品本身的“化学创新”还在原地打转转。
涪陵榨菜发展中心主任陈伟也有同样感受。作为土生土长的涪陵人,他看着涪陵榨菜一步步发展壮大,从注重品质到注重口味、注重包装、注重文化。但他认为产品的开发与消费者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比如针对老人、妇女、儿童等细分市场的新品开发。
刘德君的研发团队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他们将过去拍脑袋搞研发,调整为根据消费者实际需求来推出新产品,深受年轻人喜欢的“口口脆”就是这样诞生的。
“‘口口脆’是涪陵榨菜产品的一次全新突破。”刘德君介绍首先是把青菜头做成类似薯片一样的零食来吃,而且口味多样。其次是在包装上,“口口脆”注入了氮气后变得鼓鼓的,跟薯片一样看起很“潮”,因而深受年轻人喜欢。
“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涪陵榨菜才能焕发青春。”刘德君说,目前他们正开发研制更多休闲食品以及榨菜多功能新品。
菜皮回收利用亟待新突破
就在刘德君忙于研发新产品时,重庆腾元环保公司(下称“腾元公司”)总经理吴朝兵正充满激情,把所有积蓄都投入到青菜头菜皮的回收利用上。
投资到烂贱的菜皮上,吴朝兵难道不怕钱打了水漂?
2016年3月的一天,吴朝兵开着车到乡镇转运生活垃圾时,看到很多青菜头的老叶子丢弃在公路两旁,“以前很多人拿这种叶子做成酸菜,味道安逸得很。”他从涪陵榨菜集团负责环境保护的吕康田那里了解到,工厂加工后剩下的菜皮也是扔掉,并且还要付280元/吨的价格拉去填埋处理。
“菜皮含盐量高,不能直接还田当肥料,处理成本相当高。”吕康田介绍,全区每年要产生8万吨菜皮。
“这么大的量,就没想过变废为宝?”吴朝兵追问。
“高盐度的菜皮仅脱盐就要花巨额成本,投入看不到效益,谁愿意干?”吕康田的一席话,却激起了吴朝兵的兴趣,说要让菜皮实现废物利用,吕康田欣喜地承诺为其提供试验用的所有原料。
一场关于菜皮回收利用的试验就此展开。
把菜皮拿来当牲畜的饲料、当农作物的肥料……一次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正当吴朝兵焦头烂额时,他从垃圾焚烧中受到启发,何不将菜皮烘干处理制成生物燃料?
一个新问题又摆在眼前——由于加工车间水蒸气大,烘干后的菜叶不一会又出现返盐的情况,以至于生物燃料比较湿无法充分燃烧。为解决这个问题,吴朝兵和团队经过5年攻坚,尝试了万余次的工艺优化、机器设备改造等,去年10月,菜皮终于加工成了生物燃料。
消息很快在涪陵传开,一时间,当地90%以上的榨菜加工企业纷纷来找吴朝兵。
近日,记者走进坐落于涪陵区龙桥街道酒店社区的腾元公司加工厂,一辆辆载满菜皮的大卡车停靠在厂区院子,等待过秤、卸载。车间里,机器轰隆,叉车来回运输,机器旁的工人一簸箕一簸箕不停地给烘干机喂料,靠近墙边的工人则在对菜皮进行分拣。
“别看生产红火,其实不赚钱。”吴朝兵说,为实现菜皮循环利用,5年来他总共投入了三四百万元。尽管目前企业以200元/吨的价格收取服务费,但要收回成本至少还要四五年。虽然现在不赚钱,吴朝兵依旧打算再投入几十万元,下个月再新增一条生产线,“路子已经蹚出来了,未来肯定能实现盈利。”
陈伟说,尽管近年在青菜头叶子、菜皮以及榨菜盐水的循环利用上有所突破,但残渣回收利用的方式还亟待提升,比如,是否可以考虑将菜筋制作成榨菜酒、榨菜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让更多残渣变废为宝。
出口亟待提质升级
经过百多年的发展,涪陵榨菜与欧洲的酸黄瓜、德国的甜酸甘蓝并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
虽然声名在外,但出口却是涪陵榨菜的一个短板,周坤林父子的二度创业之路就说明了这一点。
59岁的周坤林是涪陵区清溪镇平原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涪陵土产公司在做坛装榨菜外贸出口的生意,看着榨菜装船后一艘一艘地运出国,头脑灵光的周坤林也想做出口生意。
1995年,他和亲戚合伙收购青菜头,经过简单腌制处理后再转手卖给土产公司。很快,周坤林转型成了一名榨菜原料供应商,每年有四五十万元的利润。
那几年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03年周坤林成立了公司,建起标准化厂房。
但好景不长。随着人力成本等的增加,榨菜原料出口的利润越来越薄,从以前的10%骤降到2%。
2010年,留学归国的儿子周琳翔建议,公司要活下去,一是不能再借助代理公司出口,必须要有自营出口权,二是要生产附加值高的加工品。
生产加工品购买机器设备就能解决,但要自己做出口,却存在一个大难题——不知道买家在哪。
“过去,自家的榨菜卖到海外,要经过五六个中间商,我们只知道产品卖到哪,而对客商信息则是一无所知。”周琳翔说,“我们就是别人的‘搬运工’。”
为了精准对接客户,周琳翔只要了解到国外有展销会,就会马不停蹄地飞过去。一年多后,周琳翔积累了一批东南亚客商资源,同时掌握了出口的流程和窍门。2011年,周家父子开始了第二次榨菜成品出口的创业之路。
通过榨菜出口的提质升级,周家父子的公司年出口榨菜万余吨,产值7000万元。公司也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110人,从小作坊扩展成为上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生产车间,有着5000亩的榨菜出口标准生产基地。
涪陵区有榨菜股份合作社197家,常年半成品原料加工户1700余户,其中专做榨菜出口的仅有7家,原料虽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出口总量仅两万余吨,出口总额仅为1亿多元,出口水平还比较低。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榨菜出口基地建设,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做榨菜精深加工出口,力争到2025年榨菜出口量达3万吨,出口额突破3亿元。”陈伟说。
相关新闻>>>
重庆榨菜联动四川泡菜共建
川渝地区酱腌菜区域性产业链集群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为打造全国重要的酱腌菜生产加工基地,重庆榨菜联动四川泡菜共建川渝地区酱腌菜区域性产业链集群,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酱腌菜主要包括榨菜和泡菜,是蔬菜经过酱、盐、糖、醋等辅料腌渍后的产品,在我国已有3100年以上的历史,因独有的“脆嫩鲜香、咸甜辛辣”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市场青睐,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佐餐食品。
据统计,近年来全国酱腌菜年产销量呈逐年增长态势,特别是川渝两地的榨菜和泡菜,是目前“生产规模大、要素集聚度高、产业链条完整、品牌知名度高、发展潜力好”的两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榨菜和泡菜年产销量分别占全国的70%和50%,这为协同打造川渝地区酱腌菜区域性产业链集群奠定了基础。
产业链集群建成后,将优化川渝两地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资源有效利用,特别是依托优势企业开展涉及产业全局的共性课题研究攻关,加强学习交流,促进研究成果共享,实现共同提高发展。
此外,重庆将立足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整合当地资金、项目、科技、人才等资源,支持酱腌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着力从基地建设、品牌培育、科技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下功夫,将技术创新、信息交流、资源互补转化为生产力,加快促成川渝地区酱腌菜区域性产业链集群。
本报记者 赵伟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