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头图

重庆借助文创开发、教育活动、数字化等多元手段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

创新让“博物馆的力量”充分释放

2022年05月18日07:08 | 来源:重庆日报网
小字号

5月17日,游客正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内参观。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5月17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内的文创产品销售区,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游客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参观。(本报资料图片) 特约摄影 秦廷富/视觉重庆

涪陵区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游客正在拍照。(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谢智强 郑宇 摄/视觉重庆

  5月17日上午,深圳游客刘敏威早早来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参观。参观结束,刘敏威来到文创区挑选礼物,他看上一款东汉鎏金铜朱雀图案的巴蜀汉韵手挽包,很快下单,“既有重庆特色又挺别致,送朋友正合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创产品体现着博物馆的创新力、影响力、辐射力,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热爱传统文化并愿为文创产品付费的群体。“博物馆的力量”让传统文化纷纷开启“破圈之旅”,它也成为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主题。重庆日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借助文创开发、教育活动、数字化等多元创新手段,“博物馆的力量”正在重庆得到充分释放。

  文创产品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

  巴蜀汉韵手挽包、历代名窑品茗杯、大溪文化创意文盏……每逢节假日,三峡博物馆无论是一楼大厅右侧的文创超市还是每层楼均有分布的文创摊位,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总会吸引很多人。

  “观众在参观之余,大都愿意把文创区当作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这个‘展厅’的特别之处在于,你可以把喜欢的‘藏品’带回家。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资源,文创产品实现了博物馆资源的活化利用。”三峡博物馆文创与合作部主任池林说。

  作为重庆的一张文化名片,三峡博物馆年均服务观众超300万人次。该馆的文创开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近年来,尤其是随着重庆旅游升温,该馆的文创开发更是加快了步伐。数据显示,2016年,该馆开发文创产品25种51款,2020年为377种461款。产品年销售额也从早期的约80万元提升至约800万元。在池林看来,这些成绩都得益于持续的创新。

  “首先是机制创新,我们摸索出一条‘博物馆+高校+企业’结合的路子,三方合力产生了1+1+1>3的效果;其次是产品创新,以大溪遗址文创开发为例,我们通过产品迭代良性循环,文物得到更好活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博物馆的力量’也得以彰显。”池林说。

  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高碧春表示,博物馆文创要以文创传播文化为目的,既吸引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又实现博物馆的文化辐射。近年来,该馆年均开发文创产品10余种,2021年十二生肖水晶内雕、2022年的恐龙口罩等文创产品都好评如潮。

  文创开发的重要意义已成重庆文博界共识。2020年7月,三峡博物馆等十余家在渝文博单位联合成立三峡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就文博创意研发、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取得不少成果,包括云阳博物馆“江上风清”系列、夔州博物馆“诗哥天团”系列、忠州博物馆“良玉·良遇”系列等产品都广受好评,让博物馆变得更加亲切、亲民。

  教育活动助推文物资源“活”起来

  “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正在从过去的单次化、碎片化、讲解化过渡为现在的系统化、系列化、趣味化,从过去主要关注孩子到进一步关注全年龄段的观众群体。”三峡博物馆公众教育与服务部副主任邱小玲表示,创新基于理念的更新和数据的支撑,“我们分析了到馆数据,18-40岁人群占40%以上,同时还有大量老年人。成人对博物馆的需求不容忽视,我们要思考以创新的高质量文化供给和精细化服务,提升他们的获得感。”

  2021年5月,三峡博物馆在全国博物馆率先推出《手说史物》,通过35个手语视频,让聋哑人也能感知到文物;2021年重阳节,该馆联合养老院开展“画说重阳奉茶敬老”等活动;2022年,又依托丰富的馆藏中国画资源,尝试推出成年人书画启蒙培训班。深入社区、乡镇送展览,开展相关文博教育活动也是该馆的常规服务之一。通过研学、教育活动,既发挥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功能,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助力了乡村文化振兴。

  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重庆自然博物馆通过开展“化石小猎人”“缙云识草记”“两栖特战队”“飞羽寻踪”“小小博物馆学家”“自然科学小侦探”等研学主题活动,引导孩子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培养了孩子的科学家精神。另外,该馆还解锁博物馆新玩法,探索夜间开放,开展“科学之夜”“神兽奇妙夜”“环球动物奇遇记”等博物馆夜探夜宿科普活动,趣味无穷。

  数字化尝试让文物资源“出圈”

  博物馆保存着人类的文化记忆,只有经过普及性和广泛性的传播,才能让它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且,这种文化共享范围越大,文化的影响力就越大。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不仅实现着博物馆的自我重塑,也进行着对观众的重塑。

  这几天正在朋友圈热传的大足石刻研究院百集短视频展播,正是数字化让文物资源“出圈”的典型个案。这是在今年大足石刻研究院建院70周年之际,院方在文物资源数字化传播方面的创新尝试,围绕大足石刻文化内涵、艺术特色,运用新的视角、创意、表达对大足石刻进行的全新解读。

  文物资源数字化创新还发生在白鹤梁。2021年7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联手《王者荣耀》游戏团队,共同发起了文物数字活化项目。以白鹤梁题刻为灵感,将白鹤梁文物IP化,并融合石鱼、题刻、水纹等设计元素,数字化演绎出“白鹤梁神女”大乔的形象,引导更多人了解、关注白鹤梁,进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传播。

  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认为,白鹤梁的数字化创新是一种让文物活起来的很好尝试,“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得以被更多年轻人知道。博物馆可以与更多互联网机构合作,通过数字化技术让历史与未来跨时空对话,重塑观众参观和认知体系,让文物以更便捷的方式,进入大众身边,让观众更容易了解到文物背后的文化,感知到“博物馆的力量”。

  本报记者 赵欣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