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消委会被列为共同原告
全国首例跨省域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渝宣判【2】
2022年10月25日08:14 | 来源:重庆日报网

近日,由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支持起诉,重庆市消委会、四川省消委会诉云阳县某副食店销售假冒白酒民事公益诉讼案,在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据悉,这是全国首例跨省域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
据了解,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被告人胡某以云阳县某副食店的名义,向云阳县以及四川省巴中市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白酒。经商标所有权人鉴定,案涉白酒为假冒食品。2021年8月,云阳县检察院向当地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认为胡某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罪名成立,判处胡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胡某销售的假酒流入川渝两地市场,侵犯了两地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通过一体化办案机制,指导云阳县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将线索同步移送至重庆市消委会。随后,检察机关成立办案组,协助川渝两地消委会对该案开展调查取证。
为保障川渝两地消费者合法权益,在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的支持下,重庆市消委会、四川省消委会于今年5月相继向重庆市二中法院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被列为本案的共同原告。
经过法庭审理,该案当庭宣判,判决胡某在新闻媒体就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食品、侵犯众多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刊登书面道歉信进行公开赔礼道歉。此外,胡某将以行为赔偿损失,即自判决书生效之日起两年内参加四次消费领域的公益活动,每次活动支付的经费不低于1万元人民币。
重庆市消委会及四川省消委会均表示,针对当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跨区域、链条化的新趋势,川渝两地消委会在全国率先以共同原告的形式,就侵害两地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提起跨省域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是加强区域合作、协同保护两地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益尝试。(记者 郭晓静 张莎 实习生 王凯)
![]() |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川渝探索跨省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民事公益诉讼
- 人民网重庆10月25日电 近日,由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联合提起的全国首例跨省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在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判决被告胡某某在《中国消费者报》上公开赔礼道歉,两年内参加消费领域公益活动4次,每次活动金额不低于1万元,如未履行上述公益活动,则按销售额的三倍支付惩罚性赔偿金12万余元。庭审中胡某某对自己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深深悔过,并当庭宣读了书面公开道歉信。…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