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门买菜?线上供货不足?配送不及时?这样应对!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网重庆11月24日电 (陈琦、刘敏、姚於)11月24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商务委主任章勇武就疫情期间如何保障市民生活物资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章勇武介绍,目前重庆整个中心城区每天需要的生活物资总量14000吨,其中7000吨蔬菜、5000吨米面油、1000吨水果、1000吨肉类。重庆本地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以及从市外调配的能力和量都大于自身需求,“米是够的、肉是够的、油是够的、菜也是够的。”
“近期,根据对疫情防控管控的需要,各区都加强了流动性和聚集性管控,出现一些网上订单难,订单后送达也难的情况,保供企业和保供人员也遇到一些困难。”章勇武介绍,这主要是三方面原因形成的:一是市场、中心仓、大仓有时候也有疫情出现,在排查期间会暂停这些场所使用,导致一些订单难以执行;第二个方面原因是因疫情防控需要,一部分保供人员在家里面没办法出来,也就造成保供运力不太足;第三是有些保供企业预判不足、准备不足。重庆过去没有发生过这么大规模的疫情,有些保供企业对自己的生产、运力的调配等等这些方面有所不足,导致货源组织不及时、配送服务跟不上等等问题。
“为及时解决好市民买菜难问题,市商务委和保供企业、保供人员一道全力以赴、千方百计的克服各种困难,尽最大的努力做好群众的生活服务保障。”章勇武表示,对于市民比较关注的问题,重庆市商务委也积极采取了应对措施。
针对市民朋友不能够出门买菜的问题。重庆市商务委主要从目前市民买菜、买粮主要的三个渠道来加以解决。第一个渠道是正常的电商平台渠道,这个渠道大概占1/3的量;第二个渠道是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始通过团购、代购的方式,又占1/3的量;第三通过线下门店及线下门店将线下业务在一些小区门口设临时保供点,又占了差不多1/3的量。此外各个区、各街道、各社区还因地制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保供措施。
针对线上购买供货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市商务委请各大电商平台、重点超市提升线上产能,释放更多的订单,同时也推动线下关了门的重点商家在电商平台上恢复营业,增加供给能力;另一方面,为了提高保供效率,鼓励引导各个企业提供多种价格、不同规格的蔬菜包、肉菜包,供市民朋友们选择。
针对保供人员力量不足、配送不及时的问题。最近已经加大了人员组织调配力度,出台了多项措施。推行保供人员电子通行证,确保连续三天三检的保供人员,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可以正常上岗,顺畅通行。也通过各区县的支援,还有市外调配等方式,增强人员的力量。同时,还做好保供人员的服务保障,有条件的保供企业安排这些保供人员集中居住,各个区也动员了一些企业开放自己的门店,为保供人员提供一些住宿的服务,对确有困难的实行的是“两点一线”闭环管理,尽量减少人员的损失。同时,也高度关注、全力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物资保障。
针对物流不畅导致保供效率不高的问题,继续执行中心城区内民生物资运输车辆全部见货放行,取消通行证限制,同时对返程放空的车辆可以凭驾乘人员的保供通行证放行,确保民生物资运输顺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不能出门买菜?线上供货不足?配送不及时?这样应对!
- 人民网重庆11月24日电 (陈琦、刘敏、姚於)11月24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商务委主任章勇武就疫情期间如何保障市民生活物资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章勇武介绍,目前重庆整个中心城区每天需要的生活物资总量14000吨,其中7000吨蔬菜、5000吨米面油、1000吨水果、1000吨肉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