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7人!重慶援滬醫療隊出征

人民網重慶4月14日電 (陳琦、姚於)守“滬”平安,我們來了。4月14日,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統一安排,重慶市援滬醫療隊共1567人啟程開赴上海支援上海抗擊本次新冠疫情。
重慶市援滬醫療隊出征。鄒樂攝
重慶市援滬醫療隊由重醫附一院、重醫附二院、市人民醫院、重大附屬腫瘤醫院、重慶醫藥高專附屬第一醫院、市第九人民醫院為牽頭醫院,萬州區、九龍坡區、武隆區、江津區等共25個區縣的66家醫院派員共同組建,以感染、呼吸、重症、感控等新冠肺炎救治核心專業醫護人員為主,並輔以相關專業人員。
隊員們攜帶39.8噸醫療物資,於今日搭乘重慶航空的10架班機馳援上海。
重慶市援滬醫療隊出征儀式。鄒樂攝
同時,重慶市援滬醫療隊成立了前方指揮部,由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梅哲任指揮長,負責重慶市援滬醫療隊現場指揮調配,統籌協調工作,其余成員來自市級有關部門。
“沒得撒子,老漢過幾天就回來了。”
“兒子想來送我,但高一了學習時間緊,沒有來得成。”重慶市援滬醫療隊隊員、長壽區中醫院副院長祝茂盛出發前,專門跟兒子通了電話,“沒得撒子,過幾天老漢兒就回來了。”
“家裡人有擔心,但還是很支持。”祝茂盛表示,作為一名醫生,在關鍵時候站出來是一種必須的責任,“介於奧密克戎病毒的高傳播力,這次我們重點准備了防護用品,防止院內感染。臨行前醫院也為隊員配置了相關藥品,增強隊員身體抵抗力。
交巡警護送重慶市援滬醫療隊前往機場。鄒樂攝
“隻要人民需要我,我還上。”
“2020年支援湖北回來后,我就告訴自己,隻要人民需要我,我還上。”今天的出征也是重慶市援滬醫療隊隊員、重醫附二院護理部主任甘秀妮第二次“逆行”。
她介紹,醫護人員集結后,相關部門就相關防控方案、核酸採樣技術規程、感控消殺、急診、急救技能等內容進行了再培訓,接下來將嚴格按照技術標准、規范操作,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項醫療工作任務。
“這是一衣帶水的情感。”
“重醫附一院是1957年由原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分遷來渝創建的,這是一衣帶水的情感。老一輩的‘西遷精神’影響著了一代代重醫人,馳援上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重慶市援滬醫療隊隊員、重醫附一院副院長張丹是一位在急重症醫療一線戰斗近30年的“老兵”,她先后參加了抗擊禽流感、抗擊新冠疫情等大型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工作。她介紹,本次醫療隊中抽調了各院的骨干力量,許多醫護人員都參與過新冠疫情防控和診療工作,具有豐富的經驗。
隊員將分批次乘坐重慶航空10架飛機前往上海。江北機場供圖
“我們將在上海入駐方艙,開展治療工作。”張丹表示,目前隊伍已就預檢分診、院感防護等開展了人員培訓,並有針對性的梳理了工作管理制度,建立了快速反應小組,“我們將全力以赴做好醫療救治各項工作,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中醫診療方案“護航”
重慶市援滬醫療隊隊員、重慶市中醫院中醫經典科主任任毅,曾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他介紹,本次醫療隊中也配備了諸多中醫診療方案,“中醫在過去的臨床中取得了不錯的療效。我們屆時還會安排專家,根據病例的具體病情進行診療和溝通,力爭取得更好的治療成果。”
重慶市援滬醫療隊准備登機出發。重慶航空供圖
重大附屬腫瘤醫院普內科副主任醫師袁建國,也是本次出征的醫療隊隊員,他曾經參與過2003年抗擊非典,以及2020年支援湖北孝感抗擊新冠疫情。臨行前,他又叮囑同行的同事仔細清點行李,做好“戰斗”的准備。
“抗擊疫情,救治病人,是醫生這個職業必須的選擇。”袁建國說,希望自己這些年累積的救治經驗,能夠在一線發揮作用,出一份力,“隊裡有些弟弟妹妹是第一次出征,有點緊張,我要照顧好他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1567人!重慶援滬醫療隊出征
- 人民網重慶4月14日電 (陳琦、姚於)守“滬”平安,我們來了。4月14日,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統一安排,重慶市援滬醫療隊共1567人啟程開赴上海支援上海抗擊本次新冠疫情。…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