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要闻

九龙坡区中医院:对口帮扶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2022年03月15日15:42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重庆3月15日电 近日,中央宣传部公布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其中九龙坡区“中医医药技术援藏医院帮扶项目”上榜。这已经是九龙坡区中医院第二年援藏帮扶芒康。2020年开始,九龙坡区中医院开始对口西藏昌都市芒康县藏医院,与其建立会商机制,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为其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曾静为当地居民做检查。受访者供图

  一份规划 指导藏医院发热门诊建设

  芒康藏语意为“善妙地域”,平均海拔4317米。

  初到芒康县,有太多的不适应。“主要是高原反应,晚上睡觉要制氧机、加湿器才能保证睡眠。而且都随身带着速效救心丸,就怕有时候氧气不足没缓过来。”九龙坡区中医院骨科护士长曾静提到这段经历还是意犹未尽。

  作为一名防疫一线医务人员,曾静在疫情期间曾担任九龙坡区“新冠”隔离中心病房护士长。为了疫情防控需要,曾静应昌都市卫健委邀请成为疫情防控专家成员,参与昌都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设置、发热门诊设置交叉检查工作。同时,也规范了芒康县人民医院及藏医院的发热门诊、工作制度、发热患者留观处置流程、核酸采集点的设置。

  不仅如此,援藏期间,曾静挂职芒康县藏医院副院长,帮助藏医院制定了“十四五”规划,规范台账、制度等34项,推进医院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对口帮扶以来,九龙坡区中医院先后派驻医疗管理、中医针灸、超声、护理等共5名帮扶人员到芒康县藏医院开展长期帮扶工作,在芒康县内开展巡回医疗义诊活动,巡诊地域遍及海拔4500米的高原虫草采挖点、嘎托镇、昂多乡、加它村、曲孜卡乡、纳西乡等乡村。为村民免费进行超声检查、血压检测,进行包虫病、风湿关节病等疾病预防治疗的卫生宣讲,为中小学的孩子们举行手卫生科普活动,受益群众2300多人。

李天慧为当地居民做针灸。受访者供图

  一项技术 填补当地技术空白

  芒康地处高原地区,受气候和生活习惯的影响,风湿、骨关节疾病患者群分布比较广泛,这种疾病一般病史长、预后差、致残率高,83岁的卓嘎拉姆便是饱受其困扰者之一。

  2020年,卓嘎拉姆来芒康县藏医院看病时,双下肢基本不能活动,病情十分严重。经过针灸科医生李天慧的小针刀及针灸治疗等综合治疗,现在的她已经能自行行走。“多亏了重庆医生的大力诊治,我现在可以四处走走。”卓嘎拉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只有带动当地医疗队伍水平提高,才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功能科医生潘莎带着4名当地医生,从零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超声设备、心电图机以及相关分析。“我们建了一个名为‘藏医院超声心电图’的微信群,每天白天会组织学生练习超声操作手法,晚上会在群里分享超声或者心电图病例促进学习。”

  不仅如此,2020年,李天慧和潘莎成功开展了芒康县首例经超声引导下膝关节腔穿刺术,填补了芒康县在这个方面的技术空白。现在,经过手把手地指导和培训,芒康县藏医院已经有5名医生独立掌握这项新技术,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福音。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帮扶团队结合芒康县藏医院的实际情况,开展院内专题授课 38次,培训266人次,考核8次,要求人人过关,独立掌握医疗管理知识以及中医针灸康复,超声技术。留下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医疗队伍。

离别时九龙坡区中医院医生脖子上挂满了代表祝福的哈达。受访者供图

  一首小诗 写尽离别真情

  面对高耸的拉乌山,迎着高原的烈日与寒风,在藏地深蓝色的天空之下,金沙江、澜沧江正奔流不息。

  “当地的百姓非常淳朴,治愈后的患者和亲属会积极地表达感谢,虽然语言沟通有时有些费力,但从他们的眼神和动作里,可以看出大家对援藏医生的感激之情。”医务科医生赵和建回忆起来援藏经历还是很兴奋。

  “我们其实不只要做医生的工作,我还要负责财务统计、信息处理等,甚至我们还当起了搬运工、采药工等。”赵和建说,“援藏期间,我们成为了‘最大的弦子舞教学课堂’世界纪录的参与者,更好地融入藏区。”

  “那英达河畔的脚步,是夕阳中的回忆;欢快的弦子,舞动了世界奇迹……”李天慧在离别当天,写下了一首诗《别了,芒康》,为自己半年的援藏生活画上了一个句号。

  “从没想到自己会带上这么多哈达,脖子都看不到了。”回想离开时候的场景,李天慧有些忍俊不禁。“当地百姓太热情了,还真舍不得他们,有需要我还要再去。”

  “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派出专业人员进行帮扶工作,马上又会有医生前往藏区,继续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九龙坡区中医院相关负责人说。(刘政宁、蒋海涛)

(责编:陈易、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