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米"字型高鐵網建設提速 看重慶東站四大亮點

2022年05月21日08:36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重慶東站 四大亮點看過來

重慶東站效果圖。(重慶鐵路投資集團供圖)

  重慶東站是我市新建的最大鐵路綜合交通樞紐、重要門戶樞紐,銜接京昆、包(銀)海、沿江、廈渝“兩縱兩橫”四條高鐵主通道。作為重慶市“米”字型高鐵網的關鍵節點,重慶東站有何亮點?

  5條高鐵始發

  重慶樞紐地位提升

  根據規劃,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中的“三縱兩橫”在重慶交匯,重慶東站將承擔其中“兩縱兩橫”的交匯職能。

  “重慶東站是重慶聯系武漢、西安、長沙等中心省會城市,進而聯系深圳、廣州、上海等國際大都市的東部門戶。東站的建成將顯著提升重慶的樞紐地位。”重慶鐵路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未來,市民在重慶東站如何出行?

  據介紹,重慶東站通過成渝、渝萬高鐵,將銜接國家沿江高鐵主通道,串聯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中游、長三角等城市群。乘客從東站出發,1小時可達成都、3小時到武漢、6小時到上海。

  重慶東站通過渝萬、鄭萬、渝西、渝昆高鐵,銜接國家京昆高鐵主通道,串聯起滇中、中原、京津冀等城市群。乘客從東站出發,1小時內到達萬州、3小時到達昆明、6小時到達北京。

  重慶東站通過渝湘高鐵,銜接國家廈渝高鐵主通道,串聯起長江中游、海西等城市群。乘客從東站出發,1小時內到達黔江、3小時到達長沙。

  重慶東站通過渝貴高鐵,銜接國家包(銀)海高鐵主通道,串聯起黔中、北部灣等城市群。乘客從東站出發,1小時到達貴陽。

  智能建造

  讓乘客出行更便捷

  在重慶東站施工現場,位於一條直線上的兩台塔吊伸著長臂緩緩地轉動著。

  “這兩台塔吊一舉一動,都有遠程監控。作業區域內,當它們的長臂之間距離小於2米,系統就會自動預警,並緊急制動,可有效避免碰撞事故發生。”中鐵建設重慶東站項目總工程師江志遠介紹。這得益於項目部自主研發的“156智慧建造信息管理系統”。

  據介紹,該系統是一套整合物聯監測和智能化管理的智能建造平台,圍繞設計和施工,擁有智能進度、智能勞務、智能物料、智能場區、智能監控、智能調度六大智能場景,可以讓施工過程中的人、機器、資源、環境實時連通,實現數據共享。

  這只是重慶東站打造智能車站的一部分。未來,旅客通過手機App、微信小程序、智能誘導屏等,就可查詢室內外路線導航、最短路徑規劃、聯運換乘推薦等信息。站內還有機器人自動泊車等智能化設施,讓旅客出行更便捷。

  空鐵聯運

  5分鐘內換乘多種交通工具

  重慶東站的另一個亮點,是通過引入鐵路樞紐東環線,打造空鐵聯運的快速連接通道。

  未來,乘客在重慶東站乘坐樞紐東環線公交列車,可一站直達江北機場,實現更加便捷的空鐵換乘。同時,重慶東站還將通過渝湘高鐵與重慶站快速聯通,實現鐵路樞紐東環線與江北機場、重慶北站、重慶西站無縫銜接。

  據重慶鐵路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東站設有8層立體布局站場,高架橋以上3層,橋下空間5層。重慶東站利用橋下約40萬平方米的空間,在承軌層下方布置了公交車、長途車、出租車、社會車輛、4條軌道交通站點等配套設施。屆時,乘客下了高鐵,基本可實現5分鐘內換乘多種交通工具。

  光伏發電

  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近兩萬噸

  重慶東站還將打造我市首個節能低碳綠色鐵路綜合樞紐。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近兩萬噸。

  根據規劃,重慶東站站房及配套綜合交通樞紐屋面將設置分布式光伏系統,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電網提供清潔電能1400萬度,相當於每年可節約標准煤約5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5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約460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230噸。

  重慶東站還將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公交、長途等多種交通方式的能源站進行集中設置,通過採用高效冷熱源機組,在保証使用功能和舒適性的前提下,建筑能耗較常規建筑降低20%,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300噸。

  本報記者 楊永芹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有種重慶人的膽識,叫通江達海
  重慶,中國西南的交通樞紐,長江從青藏高原奔涌而下,自西向東貫穿城市,匯同嘉陵江一道,奔流入海。 河流兩岸狹窄的地形,沒有羈絆住這座城市和城裡的人,他們帶著與生俱來的豁達和無畏,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闖出一條寫滿“勇敢”的路﹔他們在大山大川的孕育中,文明精神,野蠻體魄,叩響通江達海的大門。…
重慶大足:映日荷花別樣紅
  人民網重慶5月20日電 (胡虹)眼下正值初夏,踱步重慶市大足區五星社區的“十裡荷棠·山灣時光”,一棟棟木欄青瓦的農房在晴空下錯落有致,依次排開,滿池碧水波光粼粼,一片片荷葉在陽光下迎風起舞。但在兩年前,這裡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村落,和周邊鄉村沒有任何差別。…
有一種重慶人的幸福,叫“開往春天的列車”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時,一列列軌道列車“穿行”在浮圖關半山崖線步道附近那片花海之間…… 重慶這趟“開往春天的列車,從重慶開向世界”,不僅引來市民游客拍照打卡,也讓華春瑩發文點贊,向全世界推薦。 華春瑩點贊截圖 從引進單軌技術,建成中國西部地區首條城市軌道交通,到建成世界上運營裡程最長的單軌交通系統,再規劃到2035年重慶軌道交通形成“22線一環”……山城市民不僅實現了軌道出行的夢想,軌道交通也成為了這座城市流動的風景線,為市民的生活增加了幾分小確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