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重慶“騎手”:有需要隨時呼我

人民網重慶11月14日電 (劉政寧、許琳珮、劉敏)被稱為山城的重慶,摩托車一直是當地居民重要的代步工具。今年夏天,重慶發生山火后,不少摩托車騎手前赴后繼沖上山頭參與救援的畫面讓網友們紛紛點贊。當前,在重慶疫情殲滅戰中,也有一大批騎手穿梭在管控樓棟之間,奔走在運送物資的“最后一公裡”。
據重慶市文明辦消息,截至11月13日,重慶全市共有36萬志願者投身到疫情殲滅戰,這裡面有黨員、退役軍人、學生、護士……多種身份的志願者們,在短時間內集結,奔赴戰疫一線,其中騎手們的身影格外醒目。
民心佳園社區的“騎手”志願者們集合整隊准備出發。江於同攝
在重慶兩江新區金山街道民心佳園社區,有一支由70余名摩托車、電動車騎手組成的志願者隊伍。他們來回奔波,為轄區居民採購、配送生活物資及藥品,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區保供壓力。
“我有一輛電動車,可以放很多東西,能送菜、送藥品、送物資,有需要隨時呼我,黨員24小時在線服務。”王俊杰是第一個報名參與生活物資採買、配送的居民志願者。
這兩天,他騎著自己的電動車,穿梭在超市與小區物資登記處兩地,一天最高“訂單量”達到近200單。“第一次接觸物資採購的志願服務,有點不清楚情況。經過第一天的採購配送,我發現採買物品會出現重復、漏買的情況,還有登記的單子字跡辨認不清,內容不夠簡潔明了。”王俊杰說。
為了讓物資配送更有效率,結束一天的服務工作后,王俊杰還重新擬定了一個採購清單模板,將同一樓棟的物資寫在一張單子上面,所需的同一物品畫“正”字記錄份數。
採購結束后,王俊杰整理第二天的採購清單。受訪者供圖
“整個流程一規范,購買效率更高了。每樣東西我還會在登記份數的基礎上多買5份,不能讓居民拿不到自己想買的東西。”王俊杰說。
除了王俊杰,這70余名騎手志願者中有的是快遞員,有的是企業職工。隊員們說,隻要居民有需要,他們就會一直“騎”下去。
“您的包裹在無接觸配送點,請及時來取。”11月12日一早,渝北區外賣騎手廖澤萌將一單生活用品放在某小區的無接觸配送點后,立刻給顧客打去電話。
“目前我和同事平均每天要在外面跑8個小時,送近百單。”廖澤萌說,平時,訂單以各家餐館的美食外賣為主。隨著疫情形勢變化,目前訂單主要來源於線上零售,以蔬菜、水果、肉類、米面油和日用品為主。她表示,外賣員是商家和客戶之間的橋梁,為了及時送達下單物資,她所在的外賣平台和重點保障商戶建立了實時溝通群,盡可能滿足市民的購買需求。
羅興倫(左)和志願者運送物資。龍竹苑社區供圖
在兩江新區大竹林街道龍竹苑社區,也有一支由摩托車騎手、企業職工、居民等組成的物資配送志願者隊伍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線。
“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任務隨時都有,每天最少也要跑四十幾公裡。”龍竹苑社區居民羅興倫說,他和朋友譚世兵帶來了自己平時上下班代步的摩托車,為志願者隊伍增添“機動力量”。
“我們主要和騎手互為補充,短途的我們步行送,遠一點的他們送。”大竹林街道龍竹苑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張渝是一名80后黨員,此次主動報名志願者為防疫一線貢獻力量。
“除了吃飯時間,基本都在忙碌,幾天下來,腳都打了水泡。”張渝說,特別是在物資配送方面隨時都會接到任務,志願者們總是“在路上”……
除了運送外賣物資,張渝和伙伴們還承接“點單式”購買和配送服務。“有些老年居民不會智能手機以及物資購買不便等情況,居民就通過手寫菜單等方式,為我們提供購買清單。”張渝介紹,他們將“訂單”信息轉交給採買人員,再負責配送到樓棟門口,以此方便更多居民。
“現在我們的志願者隊伍逐漸壯大,非常感謝他們對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民心佳園一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馬琴表示,社區將加大對轄區獨居老人、孕產婦、殘疾人、慢性病及重疾患者等特殊人群的關心關愛力度,持續做好生活、就醫等服務保障。
當前,在重慶各地,像他們一樣的志願者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平凡的人們,各顯其能、各盡其力,大家用點滴奉獻,匯聚抗擊疫情磅礡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穿梭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重慶“騎手”:有需要隨時呼我
- 人民網重慶11月14日電 (劉政寧、許琳珮、劉敏)被稱為山城的重慶,摩托車一直是當地居民重要的代步工具。今年夏天,重慶發生山火后,不少摩托車騎手前赴后繼沖上山頭參與救援的畫面讓網友們紛紛點贊。…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