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加強金融服務 讓新市民站住腳扎下根

新市民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和生力軍。2022年以來,重慶金融業主動發現、精准把握新市民金融需求,通過強化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品、豐富金融供給等方式,為新市民在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領域提供有力支持,有效促進新市民生產生活健康穩定發展。
目前,重慶新市民專屬信貸產品和保險產品30余個,信貸余額近200億元、保險金額近30億元。
政策有力引導 新市民服務質效全面提升
2022年3月以來,重慶銀保監局強化監管引領,在全國率先出台《金融支持新市民安居樂業實施細則》,發揮政策合力,搭建數字平台,豐富金融供給,基本形成了涵蓋創業就業、安居消費、子女教育、醫療、養老、基礎金融服務等全方位的新市民金融服務體系。隨后,該局又印發了《關於加快建設新市民金融服務體系 促進安居樂業 助力共同富裕的通知》,鼓勵引導轄內銀行保險機構以“三網融合”“N個場景”“一站通達”為抓手,加快建設適合重慶特點的“3+N+1”新市民金融服務體系。
在監管政策的有力引導下,重慶各大金融機構結合自身特點,開展搭建多元化、特色化、普惠性、包容性的新市民金融供給體系,全面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務質效——
在加強金融服務可得性和便利度方面,工行重慶市分行搭建異地聯動服務機制,充分利用工商銀行集團優勢,通過系統內聯動,及時解決新市民異地社保賬戶有關問題﹔建行重慶市分行依托全市8000多個裕農通服務點,讓廣大農民群眾全面了解重慶新市民金融服務政策﹔郵儲銀行重慶分行加強新市民創業形態、資金需求分析,加大對“商貸通”“青年貸”等產品宣傳力度,為新市民創業搭建平台。
在金融服務融入社會基層治理網方面,農行重慶市分行積極探索黨群服務模式,轄內榮昌支行與雙河街道辦事處共同舉辦金融服務進社區活動,幫助外地在榮大學生及時獲得貸款支持﹔交行重慶彈子石支行與彈子石商會開展聯建共建,打造“鄰距離 心親近”社區金融服務典范,使新市民金融服務更加貼近群眾。
在優化基礎金融服務方面,中行重慶市分行推出“新市民”群體專屬“我和我的重慶”主題借記卡,為新市民提供免工本費、年費、短信通知費等優惠。重慶銀行持續完善硬件設施,在各網點設置“重銀驛家”服務站,為新市民提供雨傘、飲水機等便民服務物品,並推動個人銀行賬戶簡易開戶服務,把銀行“溫度”傳遞到新市民心坎上。
在健全醫療健康保障方面,泰康人壽重慶分公司通過試點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推廣“泰家醫”“健保通”項目、參與“渝快保”推廣,打造特色產品和服務方案﹔恆大人壽重慶分公司為購買重疾險、住院醫療險的新市民開通“就醫綠通”服務,讓新市民享受到高效優質的保險保障。
加強信貸支持 激發新市民創業就業活力
創業就業是新市民來到城市扎根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2年以來,工行重慶市分行加大對吸納新市民就業較多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金融支持力度,運用已有的“經營快貸”“e抵快貸”等產品支持和滿足新市民創業就業的融資需求。截至2022年12月末,該行為5000余戶非重慶戶籍的新市民提供創業就業融資服務貸款余額超33億元。
在支持新市民“樂業”的路上,農行重慶市分行、建行重慶市分行等國有大行也展現出自己的特色——
來自四川的黃先生在重慶江北區盤溪觀農貿市場經營一家茶葉店,年前急需資金用於支付一批已簽訂合約但暫未付款而滯留外地的貨物。農行重慶石馬河支行知悉情況后,第一時間為客戶協調辦理抵押登記的綠色通道,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貸款的審批、抵押、合同簽訂和放款環節,成功發放貸款170萬元,及時解決客戶的資金需求。
為幫扶進城務工的農村新市民更好實現就業,建行重慶市分行探索運用“裕農通+農村勞務經紀人”模式,自2021年起與開州區就業局合作,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培訓學校對裕農通業主進行勞務經紀人培訓,並通過裕農通服務點,提供諸多職業技能和就業指導知識,幫助農村新市民拓寬就業道路。
小微企業是吸納新市民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不少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
郵儲銀行重慶分行因地制宜統籌推進小微企業金融發展和投融資布局,面向小微企業積極打造信用類“小微易貸”、抵質押類“快捷貸”和擔保類“用工貸”等多種信貸產品,滿足小微企業多元化金融需求。
中行重慶市分行加強小微企業“首貸戶”拓展和信用貸款投放,推廣“惠如願·千崗萬家”普惠金融行動計劃,為吸納新市民就業較多的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授信支持、就業撮合輔助等綜合性普惠金融服務。
豐富金融供給 滿足新市民住房安居需求
為解決新市民安居問題,重慶各大金融機構拿出不少實招,為新市民群體提供多樣化惠民便民服務。
“可以個人繳存公積金實在是太好了!”近日,網約車司機張師傅了解到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自己繳存公積金后,在招商銀行重慶分行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成功開立了靈活就業人員公積金賬戶,並自主設置每月通過招商銀行儲蓄卡繳存200元,為買房計劃提前鎖定了公積金貸款資格。
2022年以來,重慶各銀行機構充分發揮自身特色,推出多元化房貸優惠政策,有效減輕新市民前期還款壓力。交行重慶市分行針對在重慶繳納一年及以上公積金、社保或納稅的新市民,可在其轄屬指定網點申請個人住房貸款,並享受首套房貸款利率優惠,截至2022年12月末,已為重慶新市民提供按揭貸款超7億元。光大銀行重慶分行推出包括首套房按揭貸款定價利率優惠、首付比例等惠民政策,為新市民提供專屬綠色通道和快捷審批服務。
為進一步豐富新市民住房、裝修、消費等金融供給,重慶多家金融機構主動探索,創新推出專屬產品,簡化辦理流程。重慶銀行推出的“新市民住房貸款”專屬產品,優先支持新市民首次購房和改善性購房融資需求,讓新市民通過微信小程序即可在線申請住房按揭貸款,極大優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辦理效率。恆豐銀行重慶分行針對外來務工的新市民大力推廣住房按揭貸款等系列信貸產品,主動對接房地產開發商、置業公司和樓盤,積極宣講新市民金融服務政策,滿足新市民購房及裝修資金需求。重慶富民銀行針對征信記錄良好的新市民推出“富民貸”,為新市民購買家具、家電等提供消費信貸支持,截至2022年9月末,“富民貸”已累計服務客戶超過22000戶。
兜底民生保障 新市民保險服務不斷優化
針對新市民在健康保險和養老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重慶各保險機構精准施策、多向發力,切實提高保險保障水平。
越來越多的在渝保險機構從生活點滴入手,推出普惠型商業健康保險產品,讓更多新市民享受普惠型保障。2022年4月,太保財險重慶分公司就推出“悅惠保·普惠醫療保險”,可滿足有需求的新市民以較低保費投入,獲得住院期間醫療費用保障、特種高價藥品費用保障,大大減輕就醫負擔和家庭經濟負擔。
同時,重慶多家保險機構積極參與專屬養老保險的探索試點,不斷拓寬新市民養老保險覆蓋面。作為2021年首批參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機構,新華人壽重慶分公司自試點以來,成立專班多層推動,為快遞群體、企業員工提供專業化、多元化的保險保障服務,截至目前,專屬養老保險累計承保近800萬元。泰康養老重慶分公司結合新市民需求推出《泰康臻享百歲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實現投保簡便、交費靈活、兩種投資組合、五種領取方式,滿足新市民群體的養老需求,自上線以來,累計總保費超425萬元。
此外,重慶各大保險機構聚焦新市民的重點人群與薄弱環節,通過線上線下加大金融知識普及與風險提示宣講服務,增強新市民消保意識。大學畢業生是新市民主要群體之一,中華財險重慶分公司組織專業團隊奔赴市內高校,通過校企融合,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提供金融知識服務,並通過精准分析大學畢業生社會經驗、創業風險、就業及生活等實際問題,針對性地推出保險產品,為即將走出校園的大學生提供保險保障。平安健康險重慶分公司針對新市民常見金融風險,如代投保危害、醫保卡外借等金融問題,通過以案說險等形式進行宣講,提升新市民群體風險防范意識和金融知識水平。
如今,在重慶的各個角落,多元化金融服務正加速為新市民的生產生活提質賦能。重慶金融業通過各色有溫度的服務,讓新市民更充分地融入這座城市,真正實現“落地生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現有濕地420萬畝 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
- 人民網重慶2月2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今年2月2日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主題是“濕地修復”。當日,重慶市林業局在合川三江國家濕地公園啟動第27個“世界濕地日”主題宣傳活動,向市民普及《濕地保護法》相關知識,介紹濕地的多種效益和功能,宣傳保護濕地的理念,號召大家攜起手來共同保護濕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