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鄉村振興 大抓招商引資 助企紓困提能 激發消費活力
重慶各區縣各部門加速奮戰“開門紅”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抓招商引資,抓助企紓困,激發消費活力,助力鄉村振興……眼下,我市各區縣各部門都在加速行動,出真招實招,奮力奪取經濟社會發展“開門紅”。
涉農企業專屬資本平台“重慶鄉村振興板”開板
2月8日,“重慶鄉村振興板”在重慶股份轉讓中心開板,重慶泰升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19家涉農企業首批挂牌,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近年來,全市涉農企業已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生力軍”,在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持續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涉農企業有10萬余家,培育區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762家,其中已挂牌上市涉農企業45家,初步形成了一批帶農作用突出、綜合競爭力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領軍型涉農企業。
“涉農企業數量多,但也存在規模總體偏小、經營管理能力偏弱、資本市場意識不強等問題。”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
為緩解涉農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鄉村振興,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市級有關部門聯合相關金融機構設立了涉農企業專屬資本平台——“重慶鄉村振興板”,旨在引導更多金融資源助力涉農企業發展,同時,提升農業企業股權意識,引導農業企業規范發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
重慶股份轉讓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重慶鄉村振興板”開板后,將針對涉農企業啟動“一庫、兩系統、四平台、六服務”建設。“一庫”為涉農企業上市企業培育庫﹔“兩系統”為面向不同企業建立自主的非上市股份公司和中小企業股權轉讓系統﹔“四平台”為產業振興平台、管理提升平台、融資服務平台、政策運用平台﹔“六服務”為開展挂牌企業后評估規范指導、股權報價、上市培育、路演培訓、對接融資、品牌宣傳等服務。
接下來,重慶股份轉讓中心將為挂牌企業提供企業董監高資格輔導,涉農政策咨詢、融資服務和金融產品創新等服務,發揮資本市場助力我市鄉村振興作用,為涉農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江津簽約百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項目
2月8日,江津區政府與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東風小康)正式簽約,共建百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項目。這也是科學城江津片區(雙福工業園)兔年“第一單”大項目。
該項目將投資32億元對東風小康雙福基地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升級為標准智慧工廠,加快打造電動化平台,研發生產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將建設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影響力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項目改造時間預計1年,屆時將形成年產10萬—15萬輛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規模,預計年產值150億—200億元。
以東風小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轉型升級為契機,江津將全面實施汽摩產業轉型升級提升行動。創建一批創新平台、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吸引一批高端人才、集聚一批優質企業,打造500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園,助推江津區建設千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巴南再推8條助企紓困提能政策措施
2月8日,記者從巴南區獲悉,在延續此前出台的系列惠企政策基礎上,該區又安排財政資金4100萬元,研究出台了巴南區助企紓困提能8條措施,為企業發展“輸血補氣”。
此次出台的助企紓困提能政策措施包括:支持新型農業企業發展1條,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支持工業企業發展2條,即鼓勵工業企業升規和支持企業市場開拓﹔鼓勵企業創新發展1條,即發展壯大創新主體﹔推動服務業企業發展1條,即鼓勵服務業企業升規以及穩增長﹔推動商貿企業發展1條,即鼓勵商貿企業升限﹔促進消費2條,即發放文旅惠民消費券和發放住宿餐飲消費券。
這些政策出台前,相關部門通過深入走訪調研和廣泛開展“巴系列”政策落實滿意度暨助企紓困問卷調查,務求找准企業生存發展面臨的痛點、難點和堵點精准施策,確保惠企政策落實到點上。
(記者 趙偉平 彭瑜 陳維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戚發軔與重慶中學生聊"天"
-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在中國航天的歷史上,有一個人名是與許多個“第一”一起出現的,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