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湾体育场修缮工程动工 碉楼红墙一应俱全

大田湾体育场建筑极具民族特征,它的修缮受到市民关注;找到1956年设计图纸,将使用当年材料和工艺

2020年07月01日08:15  来源:重庆晨报网
 

体育场看台上的碉楼

如今的大田湾体育场 上游新闻记者 高科 摄

  大田湾体育场的修缮工程正式开工!昨日上午,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文物部分正式动工。

  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包括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及非文物工程建设工程。本次先行动工的是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主要包括加改建构筑物的拆除、建筑修缮、文物环境附属设施修缮、机电设备部分完善等项目。记者现场了解到,工程将尊重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并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使体育场修缮工程达到恢复历史风貌的效果。

  让材料和工艺全部还原当年

  大田湾体育场在贺龙元帅的主持下于1956年建成,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成的第一座甲级体育场,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十大建筑之一。这让它成为重庆体育的发端,也成为重庆体育的图腾。

  为了尊重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修缮工程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我们做了大量的材料和化学分析,以及化学实验和力学实验,这些工作都非常彻底。”大田湾体育场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的设计负责人、重庆大学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建筑分院院长胡斌介绍,通过取样,能知晓当年的使用材料,让本次修缮从体育场的建筑材料和修建工艺,都按照当年原貌全部还原。

  以体育场里的窗户为例,主要有木质窗户和混凝土窗户,“木窗户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比如原来是柏木,现在还是用柏木去进行局部挖补后的修缮。”混凝土窗户方面,对材料进行了细致分析和还原,“材料的颗粒比、材料的构成和原来是一样的。只对窗户的残损部分进行修补,其他没有残损的就尽量全部保留下来。”

  胡斌介绍,大田湾体育场的修建代表了那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技术,“所以我们原则上是能保留的都尽量保留,简单说就是所有的材料都保留下来,然后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加固。”

  当年的墙砖甚至砂浆都保留

  胡斌介绍,大田湾体育场的修缮,将在“原真性”和“最小干预”两个大的原则下进行。

  原真性方面,老的材料和构件都将全部保留。“比如看台板,必须把原来的东西保留下来,通过现代工艺进行‘小手术’。结构安全有问题的我们进行加固,外观有破损的,我们用修复文物的方法一点点进行修复,而不是拆了扔掉修一个新的放上去。”胡斌表示,修缮工程将保证所有的看台板、墙、砖,甚至是当年修筑时的砂浆,都能保留下来。

  一切原样保留的同时,安全也会有保证。据介绍,体育场的修缮有一个专门的安全体系,“例如混凝土钢筋石材,1956年用的什么材料,经过60多年发生了什么变化,性能有没有问题,这些经过了精心的判定。”

  碉楼按原貌还原,提高抗震性

  大田湾体育场建筑极具民族特征,其中式传统风貌的碉楼、红墙、拱窗、白玉栏杆等元素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建筑的风貌特征,颜色、质地、形制,都堪称经典,因此它们的修缮也受到市民关注。

  据了解,上述元素都将全部保留和恢复原样。碉楼经过前期评估,完整性和稳定性都很好,因此在接下来的修缮中,只会对碉楼进行抗震性的再次提高,并对外墙进行清理,按照原来的工艺进行粉刷,而栏杆上的残损构件,也将用原材料、原工艺和原做法进行补配。

  据介绍,修缮团队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历史研究和档案查询,并找到了1956年的设计图纸。这次的设计也参考了当年的图纸,并结合当代使用规范要求,形成现在最终马上要实施的这一稿修缮设计。

  新加工艺还能替换和更新

  当年在体育场开始修建之前,大田湾还是一片山沟,需要填平,市政府发动机关干部和市民参加义务劳动,将跳伞塔旁的山坡推平,再用推平山坡的土填到大田湾的沟壑里。在这次修缮工作中,团队发现虽然当年的建筑技术和工艺完全不同,但技术水平非常高。

  “在建造工艺方面,通过我们的勘察发现,1956年虽然没有现在技术手段这么先进,但是工人们的技术水平是非常高的!”胡斌表示,“拿砖来说,砖的砌筑和砖的标准、规格都非常的规则!”

  60多年过去,在如今的修缮工艺上,将遵循“可识别性”和“可逆性”的原则,目的是为了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好地保护大田湾体育场,“新加的工艺要让大家一眼能看出来,同时要随时能够拿掉,不能破坏文物原来的东西。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会用更好的技术去保护大田湾体育场,所以现在新加的东西要能够拿掉,但同时,1956年的东西,依然还会在。”

  92岁老人期待修缮完工

  修缮工程开工现场,一个身影十分特殊,他就是92岁高龄的王惠黎老人。

  王惠黎是原体育场退休职工,参加了1955年修建体育场义务劳动,60多年后,看到体育场即将恢复当年原貌,老人十分激动。“当年我和工友们一起看着体育场建好,希望大田湾体育场一直存在下去,期待它的完工。”

  未来,包括大田湾体育场在内,整个大田湾将会越来越好。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文物保护修缮、新建地下停车场、新建配套用房以及环境配套工程,新建建筑41000平米,其中地下停车场35000平米,地上配套用房6000平米,工程造价约3.43亿元。除了于6月30日开始的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新建建筑预计将于8月7日开工,整体竣工时间预计在2022年10月。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包靖

(责编:陈易、张祎)

本网专稿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

一图看懂:上合数字经济论坛为何在重庆举办  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将在重庆举行,确认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实现了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参会全覆盖。…【详细】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