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7月1日电 1日一大早,成都一水果店老板李明姚自驾来到璧山区福禄镇斑竹村,预订两万斤当地晚熟沃柑。
此时离斑竹村沃柑结果还有好几个月,李明姚抢在其他采购商前面预订。“已经从这里买了很多次,消费者非常喜欢,晚了怕预订不上。”李明姚呵呵笑着说。
沃柑结果时,村民采摘柑橘。吴正祥 摄
错位发展 柑橘之乡再创辉煌
各地采购商、游客纷至沓来,尽享橘乡风情,在斑竹村村民王兴平眼里,已是稀松平常的事。她说,夏季是淡季,春、秋、冬季的买家、游客更多。村民们依靠柑橘产业,近几年的年收入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收入翻了十几倍。
福禄镇相关负责人称,福禄镇素有“柑橘之乡”美誉。曾经种植的红橘和肉价一样高,即使是次品也被哄抢。红橘树是这里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但随着一些新品种陆续进入市场,加上年轻人外出打工,福禄镇柑橘疏于管理,品质下降,很快被市场淘汰。
“柑橘之乡”名号几近名存实亡,如何自救?福禄镇开始了探索。
8年前,斑竹村党支部书记吴正祥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区县依靠种植晚熟沃柑带领村民致富的新闻,他将此消息告诉镇领导,一行人立刻前去实地考察,并请专家到镇上研究。最后,斑竹村选择了改种新品种晚熟沃柑。
在诸多柑橘品种中选择晚熟沃柑,斑竹村经过了深思熟虑。吴正祥说,晚熟沃柑口感好,管理粗放,便于村里老人管理。它抗霜雪,皮厚,耐放,存储运输都方便,不存在生鲜水果常遭遇的物流困境。
更重要的是,晚熟沃柑在每年2-4月上市,那时正是其他水果青黄不接之时。错位发展,让璧山区福禄镇斑竹村的柑橘独占市场3个月,销售不成问题。
但不确定的未来依然给村民们种下了一颗恐惧的刺。“现在种的红橘虽然卖不了几个钱,可马上要结果子了。现在把树砍了种沃柑,怎么保证稳赚不赔?万一两头不讨好,芝麻西瓜都丢了怎么办?”村民们充满疑惑。
但市场不等人。斑竹村村干部、合作社队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女志愿者等带头砍掉老树,种上新橘树,并挨家挨户做村民工作,还从其他地方买回晚熟沃柑让村民品尝。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斑竹村村民在改变的阵痛中开始了与晚熟沃柑的缘分。
福禄镇柑橘示范园(效果图)。福禄镇供图
从枝头鲜到舌头 高品质引消费者口口相传
事实证明,斑竹村看准了市场。从斑竹村走出的晚熟沃柑年年供不应求,远销全国各地,橘树种植面积、村民收入也逐年增长。2019年,全村依靠消费者网购、游客采摘、经销商购买等渠道,卖出超过100万斤晚熟沃柑,一时间供不应求。
当初只敢试种500亩的柑橘园,如今已扩展规模至2700亩。尝到甜头的村民还将乘胜追击,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福禄镇田园风光。福禄镇供图
乘着东风,斑竹村晚熟沃柑也在进一步提升自身价值。农产品需要品质,得从枝头鲜到舌头,还要有颜值,包装精美更能卖好价钱,还得是绿色无公害食品,让人吃得放心。
为此,斑竹村多卖鲜果,不让沃柑进冷藏室;除村民自行销售的晚熟沃柑外,村里请来专业设计团队为沃柑提升包装颜值;不给沃柑打化肥、农药,从品质、颜值多方面保证晚熟沃柑“格调”。
同时,村里定期对村民进行沃柑产前、产中、产后护理知识,村民们成为了新型职业农民。
捧着比一只手还大的饱满沃柑,消费者们经常开玩笑“你们沃柑怎么这么甜?裹了糖的吗?吃完了果汁还粘手哩!”
越来越多人知晓了斑竹村的晚熟沃柑。村民们每天都能接到消费者要求邮寄的电话,从周边各省市前来大量购买晚熟沃柑的水果店老板络绎不绝,新品种再一次续写了当年红橘的辉煌。
金灿灿的晚熟沃柑。吴正祥 摄
依托生态做文章 农文旅融合留住乡愁
“这里能找到小时候的感觉”,是游客经常对村民们说的话。这里的柑橘不仅能吃,还能游。
为结合自身优势,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斑竹村除吸引游客采摘外,还依托生态做文章,打造了斑竹村沃柑核心示范园、农业生态园科普示范基地、智慧农业休闲观光园等一系列文化旅游点。
这些新景点,并非平地而起,而是福禄镇在原乡基础上建设的美丽乡村。
在这里,柑橘林就是柑橘公园,古民居“复活”成了一个个农家乐。漫步在占地300多亩的柑橘示范园里,看微风吹动花草,赏鱼儿跳跃池中。走累了,便坐下品尝农家菜肴,再在农家乐中小憩,在距离城区仅10公里的地方远离城市喧嚣,好不惬意。
不仅可赏景,还可赏文。在柑橘示范园里,随处可见柑橘知识科普牌。紧邻柑橘示范园的迎福门、福桥、福墙等建筑,又把福禄镇“福”元素充分融入乡村景观,打造了“福文化”基地,处处显现着乡村魅力。
基础设施方面,正在建设的“橘乡大道”将再现美丽乡村盛景。道路两旁错落有致的玫瑰、马鞭草等时刻欢迎游客到来。生态停车场、观景台、采摘布道、生态厕所等,在丰富斑竹村景色内涵的同时,也让其与周边乡村风貌融为一体,留住乡愁。
“只有乡愁乡建,才能留住乡愁。只有古村古建,才能留存古风。乡愁的重点是在乡中找情感。乡就是农田、民居、菜园、猪圈,就是充满人情味的乡土社会。”福禄镇相关负责人说。(刘政宁、谢佳洁)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一图看懂:上合数字经济论坛为何在重庆举办 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将在重庆举行,确认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实现了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参会全覆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