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桂湖:闪耀于城中的生态明珠

2020年07月15日09:11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人民网重庆7月15日电 14日清晨,爱好摄影的成都市民李天澜与“摄友”们一起,在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旁架起“长枪大炮”,捕捉双桂湖的千姿万态。

  这是李天澜第12次来到梁平,第一次只在旅途末尾匆匆瞥过双桂湖一眼,之后11次则是专为双桂湖而来。李天澜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清晨、夕阳、夜色,双桂湖的美丽说不完,道不尽。“这不仅仅是片湿地,是让压力释放的港湾,它是让心灵感到宁静平和的载体。”

张桥烟雨。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供图

  全域治水 湿地润城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近万亩,是长江一级支流龙溪河的发源地之一,国家重要湿地,是重庆生态湖、三峡风景眼,梁平 “城市之肾”。

  充分挖掘城市湿地之美,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大趋势和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双桂湖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围绕“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湿地保护建设目标,梁平区率先提出了“城市湿地连绵体、乡村小微湿地和乡村湿地生命共同体”三个湿地生态建设理念并先行先试。

  在保护湿地的过程中,梁平区谋篇布局,坚持严格保护、自然修复为主,成立了专门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整合城管、林业、水利、农业等项目资金,集中力量进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

  此外,区人大形成《关于加强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的决定》,区政府先后出台了《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关于加强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的通告》《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规定,在湿地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等各个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领域作出明确规定,为加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同时,梁平区保护好所有生态岸线和原有林盘、山丘农田,划定生态保育区,让鸟儿与昆虫有一个生态修养、安全稳定的家。

  近年来,在双桂湖栖息的鸟儿种类、数量明显增多。2018年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落户双桂湖,2019年阔别重庆39年的灰雁再次回归双桂湖。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既要着眼于大方向,也要“纠结”于小细节。为双桂湖撑起保护伞的梁平区,也在用“绣花”功夫24小时守护着双桂湖的生态安全。

  “老师,鱼类是双桂湖湿地生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保护好鱼类就是保护好了双桂湖的生物多样性,这里是不能钓鱼哟。”昨日深夜,在双桂湖边巡逻的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劝离来钓鱼的市民。

  据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称,双桂湖风景秀丽,生态环境良好,时常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散步。向鱼投食,留下垃圾,踩踏草坪等情况偶有发生。

  为此,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加大管护力度,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常态化劝导,提醒市民在湖边注意安全,从细节之处保护双桂湖的生态。

三峡竹博园。熊伟 摄

  打造湖边景观 增添湖景美感

  入夜的梁平区,华灯璀璨,霓虹焕彩。观景栈道、叠水景观、灯影摇曳……一处处美景映衬着光影,夜色温柔如水,清风撩拨心弦。

  作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一个亮点,双桂湖灯饰设计秉承“简约实用、美观大方”的理念。都梁飞雪、张桥烟雨、垂云北观等已建成的灯饰设计融“特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达到了“景融灯、灯蕴景,景灯一体”的艺术效果。

  璀璨灯饰,碧蓝湖水,城市建筑,梁平湿地美景与城交相辉映。

  双桂湖旁也处处彰显着人文与自然的交融。在双桂湖南岸、梁山草甸、三峡竹博园等地,5座生态厕所与环境相融,既富有美感,又满足了市民的如厕需求。

  在桂湖夕照、梁山草甸,梁平区新建了长约1.3公里的环湖防腐木栈道,让市民亲近湿地,回归自然。

成群结伴的绿翅鸭翱翔在水面。余先怀 摄

  打造亮点特色 凸显文化底蕴

  如今,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已是湿城融合发展的典范,更是梁平生态休闲、文化教育和城市建设的一张重要生态名片。

  高颜值的双桂湖,不是个“花瓶”,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梁平区对三峡竹博园及湿地文化元素升级打造,建成生态文明展厅、三峡竹博馆、湿地宣教中心、自然课堂、荇菜长廊等,让其成为湿地与竹文化相结合综合展馆。

  张桥烟雨景点建设也在如火如荼推进。景点包括梁平水利博物馆、风雨廊桥两部分。现水利博物馆已完成初步设计,风雨廊桥现已向市民开放。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今年3月,中国仅有7个城市入选第二届国际湿地城市中国推荐城市名单,梁平区便是其中之一。

  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双桂湖,正和远处巍巍高梁山,西岸稻丘小微湿地群,湖畔都梁新区以及岸边自然林地构成一幅山、水、林、田、湖、草、城和谐的生态画卷。(刘政宁、谢佳洁)

(责编:陈易、张祎)

本网专稿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

一图看懂:上合数字经济论坛为何在重庆举办  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将在重庆举行,确认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实现了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参会全覆盖。…【详细】

原创

头图推荐

  •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 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减两成 产能翻一番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减...
  • 智慧社区 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与惊喜智慧社区 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与惊...
  • 党员志愿者助农收割稻谷党员志愿者助农收割稻谷
  • 轨道交通18号线隧道掘进机投入作业轨道交通18号线隧道掘进机投入作...
  • 渝中首个家庭型长租人才公寓本月投用渝中首个家庭型长租人才公寓本月投...

图片新闻

  • 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倡导文明驾驶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 铜梁:莲藕产业连成线 乡村富起“一大片”铜梁:莲藕产业连...
  • 刘寒同:17年坚守渔政执法岗 守好母亲河刘寒同:17年坚...
  • 万开云同城化发展驶入“快车道”万开云同城化发展...
  • 唐贞观时期垫江县令王才墓志铭被发现唐贞观时期垫江县...
  • 丰都龙河镇:兴产业 惠民生 促振兴丰都龙河镇:兴产...
  • 两江新区龙安路口公交站投用 居民出行不再难两江新区龙安路口...
  • 涪陵:旱地种旱稻 省力省心收入高涪陵:旱地种旱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