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盐井梯田。石溪镇供图
人民网重庆8月24日电 南川区石溪镇盐井梯田,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4000余亩梯田集中连片,层层叠叠,形状各异,在阳光下好似从人间登上天堂的天梯,此景恍如天上人间。
这里即将迎来一年中第二个游客探访旺季。开民宿的村民打扫好房间;种大米的村民思考着稻田里亲子游戏项目;养禽类的村民喂肥了鸡、鸭,期待着游客的品尝……大家卯足了劲儿,等待着游客的到来。
板凳龙表演。石溪镇供图
打好两张牌 农文旅融合引客来
“盐井梯田去年迎客2、3万人,我们靠着天赐的礼物吃上了旅游饭!”说起石溪镇盐井村的盐井梯田,石溪镇党委书记王俊喜不自胜。
每年3月底到5月初,和8月底到国庆前这两段时间,是盐井村的旅游旺季。这片希望的田野因其秀丽、大气、独特的风光,吸引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与游客们纷至沓来。在王俊的记忆中,旺季时一天最多有六七百辆车进村。
与盐井梯田一起成为网红的,还有盐井村内200亩大米种植基地。这里种植的盐井冷沙大米,最高卖出了20元一斤的价格,普通米一斤也在8元左右。
在这片基地中,20亩地用于亲子活动。从城里来的游客们体验栽秧苗、打谷子,或在院坝里搭帐篷,零距离感受乡野风情。
这片土地上,也孕育出了历史悠久的板凳龙文化。清朝时,盐井村几名程家人闲暇时依靠板凳舞龙,既起到健身效果,也洋溢出丰收的喜悦。这个从乡土中来,流传了几百年的民俗文化,至今在盐井村里还有着他的传人——80多岁的程乔玉,而这项风俗,也从清朝年间保存至今。板凳龙在游客的体验中,得到了又一次传承。
农文旅的无缝融合,为盐井村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也为村民增加了一次又一次收入。村民用自家房屋改造的民宿,在旺季时仅2个月收入近20万元。那些原本得自己挑往集市售卖的鸡、鸭、腊肉被游客一抢而空。这一下增加了村民的信心和吃旅游饭的希望。
“目前,石溪镇正以盐井村为核心,打造梯田、大米两张牌。”王俊说,除春、秋两季景色外,盐井梯田还将补齐夏、冬两季景色,在谷子没成熟时将梯田变成水田,打造天空之境美感。
届时,盐井梯田一年四季将景观各异。春来,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山间挂;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从天泻;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
村民屋旁一角。石溪镇供图
政府做配套 田园景观留客赏
尝到甜头的盐井村正在思考,游客玩得舒心,不仅要景,还需要一系列完善的基础设施。石溪镇政府做好配套,为村民提供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村民则依靠农家乐、农家菜、农家小院吸引游客,打造一户一景的乡村独特风景。双方各司其职,正将盐井旅游推向新的高峰。
盐井梯田面积占到盐井村的80%,是石溪镇盐井村不可多得的生态宝地。为保护自然环境,盐井村一切基础设施不占用、破坏梯田,而是依靠梯田顺势而建。
村民若翻新房屋,修建民宿,需原地改建,不能扩宽修建面积;停车场、卫生厕所等利用村民院坝或边角地修建,不得影响原有梯田风貌。
建于村中最高处的盐井梯田观景台也已对外开放,与梯田高差20米,游客可直接导航前往。这为非摄影专业人士也提供了“出大片”的机会。
17条正在修建或扩宽的景观道路从不同方位汇入盐井梯田。建成后,梯田便在道路两旁,与游客零距离接触。
盐井村也为村民设置了26个公益性岗位。基础设施完善后,村民将担起管护梯田的责任。这既保护了生态,又为当地贫困户增收。
乡村有文化才有底蕴。石溪镇也正增加板凳龙表演团队人数,日后将编成舞台剧,让板凳龙文化更具欣赏价值,宣传村民庆丰收内涵。
盐井梯田。石溪镇供图
村民共发力 农家风情获客赞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盐井村发展乡村旅游开了个好头。眼见村里“越来越像样”,村民们也更加朝着“旅游业新农人”努力。
不少村民将老屋翻修成民宿,陈秀明的农家小院也换了新颜,一株株罗汉松是他的骄傲之作。如今游客来盐井村不仅要赏梯田、体验文化,还会去他家坐坐,感受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变。
除了罗汉松,陈秀明家院子周围还种植了贴梗海棠、杜鹃花等20多个品种的花卉苗木。
不仅陈秀明,盐井村民普遍有种植花卉苗木的习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盆景、花木,形成一院一景、一院一韵的农家新貌。
与人居环境一同改变的,还有村民们的“厨艺”。天然的农家饭菜,一直是游客们的心头好。此前觉得负责游客饭食麻烦的村民们,在看到盐井村旅游业发展前景光明后,纷纷拿出自家种养的农产品,为游客炒上一盘又一盘的可口饭菜。
“游客来游玩、吃饭的地方不能乱遭遭的。饭菜要好吃,环境要赏心悦目,生意才能做长远。”陈秀明笑呵呵地说。
正是这种返璞归真的乡土风情,让游客对盐井村赞不绝口:“村民是乡村的魂,一个个活泼的生命就是乡村故事与文化的直接载体,他们饱满的精气神就是乡村越来越好的证明。与村民接触,感受农家生活,是种全新而特别的体验!”
临近村里旅游旺季,不少村民每天都会接到询问何时是最佳观景期的电话询问。他们正与脚下的土地一起,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刘政宁、谢佳洁)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一图看懂:上合数字经济论坛为何在重庆举办 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将在重庆举行,确认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实现了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参会全覆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