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在江苏无锡、南京等地,车站、景区为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开辟便捷通道,方便旅客查验、出行。
此举在网上引来大量好评,“无码通道”让城市更有温度。当然,这种“温度”也属于公共服务的本职范畴,之所以会出现老人在数字时代“落伍”的情况,实际问题是一些服务单位只追求便捷,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特殊群体。
数字时代,“一部手机走天下”,全方位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节奏和习惯。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群体沦为“数字难民”,是一种世界性现象。事实上,任何时代都会出现“跟不上发展节奏”的群体,因为技术总是在发展的,而总有人对新技术的适应慢半拍。
尽管如此,公共服务还是没有任何理由将“跟不上”的人排斥在外,公共服务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将“均等化”问题置于重要位置,否则便不符合公共逻辑。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存在技术障碍,实际问题是一些服务机构的效率和成本考量压过了“人性化”考量。以健康码来说,没有智能手机的人不是没有办法查验行程信息,否则,无锡、南京等地的“无码通道”也无法开通。关键问题在于,相关公共服务机构能否正确理解服务者的责任、义务和被服务者权利的问题。
舆论关注之后,一些纸质的健康通行证、记载有健康信息的市民卡等证明方式多了起来。据报道,在北京,只要出示身份证或提供身份证号就可以完成“健康状况查询”。现在一些地方又有了“无码通道”,我们有理由相信,老人群体的行程信息查询将不再是个问题。现实中,“数字难民”享受公共服务受阻或不畅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看病预约挂号、春运时手机抢票、电子车票、手机支付以及各种的手机扫码等等,都让这一族深有“与时代脱节”之感。
尽管老年群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被边缘化”的问题是难以避免的,而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这种问题更加突出,我们还是应该等等“走得慢”的人们。当大众都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捷之时,不要忽略、遗忘老年人等“小众”群体。国家和地方以及相关行业都有必要设立相关保障措施,让“小众化服务”制度化,而不是仅靠服务机构的“热心”服务。
不管时代和科技怎样发展,任何群体作为社会成员、公民的合法权益,应享受的无差别的公共服务,都不可以“被落伍”“被脱节”。否则,发展速度再快,技术再先进,都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标准。现代社会的标志,首先应当是人文精神的现代化,而非技术。看到“无码通道”这样的人文关怀机制,我们有理由充满对“现代”的自信。
我们都将老去,都有可能在进入老年之后被新技术“边缘化”。由此而言,关注和解决老年人“与时代脱节”的问题,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事。(马涤明)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一图看懂:上合数字经济论坛为何在重庆举办 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将在重庆举行,确认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实现了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参会全覆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