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碚、垫江、奉节等7个区县试点开展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工作。2020年,规划建设改造34个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工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新增47家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机构,让有意愿入住机构的特困失能人员‘应养尽养’。”日前,记者查阅市民政局对市政协委员、台盟重庆市委会主委,北碚区副区长王昱《关于办好民生实事加快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工程建设的建议》提案的回复时了解到,该建议已得到较好推进落实。
近年来,王昱随台盟重庆市委会多次深入甘肃、贵州以及我市的武隆、秀山等地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和调研工作。在入户走访中,王昱发现农村特困失能群体比例较大,家庭照护不够专业,“一人失能,全家拖累”的问题比较突出。
王昱表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做好特困失能人员的长期照护工作,让他们得到集中妥善照护,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减轻特困失能人员家庭负担、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民心工程。”在大量实地走访和研究基础上,王昱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办好民生实事加快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工程建设的建议》提案,就供求矛盾、集中照护中心建设、服务标准和人才缺口问题,分别从政策制度、规范标准、资金筹集等方面提出建议。
针对提案中的问题和建议,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并一一落实。市民政局在提案回复中表示:“拟在2022年底前,实现每个区县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特困失能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明确特困失能集中照护人员配比标准,按照失能1∶3、半失能1∶6、自理1∶10比例配备护理员,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等12项专业化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化运营,大足、北碚、奉节等区县分别遴选大型医养结合机构托管运营,全市社会化运营率超过90%;市级建立特困失能人员照料护理补贴制度,并随特困供养标准动态调整。”
“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中心是能提供专业照护,让家庭放心、社会满意的机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希望更多特困失能人员在专业照护中心的照护下,生活更有质量,生命更有尊严。”王昱表示。
本报记者 周尤 实习生 冉罗楠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一图看懂:上合数字经济论坛为何在重庆举办 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将在重庆举行,确认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实现了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参会全覆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