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村级资源优势 昂起助农增收龙头

綦江63个“三变”改革试点村村民实现稳定增收

2021年05月17日07:21  来源:重庆日报网
 

横山镇水稻长势喜人 摄/陈国庆

  石壕镇万隆村以“1+3+X”的创新发展模式,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公司,下设3个分公司,大力发展花坝蜂蜜、花坝方竹笋、花坝糯玉米等产业;篆塘镇古岐村整合土地发展蔬菜种植、利用高山优势发展禽类养殖并通过成立劳务公司承接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峰镇中峰村依托蜜蜂产业,加强农旅融合,打造出5个文化蜂园,养殖蜜蜂650余群……

  近年来,綦江区积极推动农村“三变”改革,通过围绕“变”做文章,创新经营模式,壮大集体经济,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截至目前,綦江区“三变”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63个村,试点村集体经济组织均实现了经营性收入,共计收益4350万元,农民成员分红每股约50元,户均分红达200元。其中,贫困户实行托管经营、享受二次分红,实现稳定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沉睡资源变分红股权

  “四荒地”成了“金银山”

  位于綦江区东北部的横山镇,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横山大米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期便已获“贡米”之誉。如今的横山大米更是手握国家标准和欧盟标准双认证,走出国门,广享市场美誉,最优等级的“横山贡米”市场价格比普通大米高出10倍以上。然而5年前,横山大米产业却很是萧条,农户的种植热情不高。

  “早些年,外面卖的横山大米根本不是我们横山的米,那个米的品质不好,把我们横山大米的名声搞坏了,导致我们的米都卖不出去。”横山镇堰坝村村民袁应强说,堰坝村是横山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也是横山大米的核心产区。早年因为市场乱象,导致纯正的横山大米失去了市场,没有经济效益,许多村民都不再种植。

  “在那几年间,村上闲置的土地就有近500亩。”堰坝村党总支书记袁洪明说,不仅是堰坝村,农田撂荒在全镇来说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直到2015年,重粮集团来到横山镇,集中规划发展横山大米产业。看到大企业的到来,才让老百姓种植水稻的热情逐渐回暖。

  为了将横山大米产业真正发展起来,当地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在所有村都成立了村集体公司,引导老百姓土地入股,使沉睡的资源变为了“股权”,同时村集体公司也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大家能就地务工,增加收入。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村集体累计收益16.52万元,贫困户分红0.66万元。看到了实打实的效益,有了利润,老百姓的态度才开始转变,发展的热情也高涨起来。据袁洪明介绍,2019年,仅仅是堰坝村,村集体发展的横山大米产业收入就有15余万元。次年,该村再次流转408亩土地,发展横山大米产业。

  截至目前,横山镇各村集体流转闲置地共计3000多亩,平均年产水稻240万斤,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00余万元,为当地村民增加务工收入80万元,过去的“四荒地”真正变成了“金银山”。

  綦江安稳镇崇河村则大力挖掘红色文化,打造“红军街”,还原了“将军树”“红军亭”“红军广场”等景点。

  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社加快“三变”改革,统一收储村民闲置房屋及土地,让闲置资源变为了股权,发展起特色种植养殖业、家庭手工业、旅游服务业等多种特色产业,打造红军鸡、红军回锅肉、红军酥肉等特色红军宴,做强安稳羊肉、崇河辣子鸡等本地特色餐饮品牌,累计发展特色餐饮店8家、农家乐3家、民宿3家,改造提升红军特色餐馆5家。

  如今,当地以“做活一条红军路”为载体,持续开展“重走长征路”系列活动,村集体累计实现收入9万余元,带动全村贫困人口20余户全部脱贫。特别是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出“长征路上学党史”主题活动,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使沉睡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活用政策资金

  “小散钱”孕育“大产业”

  綦江区中峰镇中峰村坐落在笔架山、印子山和蟠龙山等几座大山上,境内林多、地少,“藏”有10万亩森林,森林覆盖率达到73.6%。近年来,中峰村盯准森林优势,通过“三变”改革,将集体资金、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等折资入股綦江区中峰镇甜蜜农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中蜂养殖,孕育出让人羡慕的“甜蜜事业”。

  “我们首先是由村集体成立中峰镇甜蜜农业有限公司,推进规范运营,逐步让产业活了起来。”中峰村负责人介绍,模式上采取“固定资产出租+产品保底回购”,形成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生产,集体公司理事会负责质量监管和渠道销售的良性运营模式。

  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中峰村依托“三变”,改革盘活集体资产,对财政资金和财政投入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村集体和农户,投入经营主体,实行股份化合作。

  其中,全村共计367户农户以700亩土地入股变股东,58户农户以承包地入股建设100亩印子山蜂园,每年每亩保底分红400元;147户农户以承包地入股发展300亩中药材蜜源种植基地,每年每亩保底分红200元;162户农户以承包地入股打造300亩花蜜基地“520玫瑰园”。

  全镇173户贫困户以每户1000元入股到集体公司,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行养蜂产业保底托管增收(每年户均保底收益240元),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让贫困户富起来。

  充分运用财政扶持资金建设标准蜂园进行招租,每年实现固定收益12万元;利用移民产业后扶项目,拓展智慧蜂业建设,建设大数据蜂园,搭建蜂产业生产消费两端大数据云平台,实现蜂产业养殖“触电上网”。

  2020年,綦江区蜂产业第一条SC生产线在中峰村正式投产,新增原框巢蜜、瑰蜜等5个系列产品,标志着蜂蜜产业迈入了精加工时代。在中峰村的带动下,如今中峰镇全镇7个村发展蜂蜜产业,蜂农从不足100户增至500余户,蜂群从不到1000群增至8000群,蜂蜜年产量从4000公斤增至3万公斤,成为名副其实的“甜蜜小镇”,有限的扶持资金真正孕育出一个惠及全镇的大产业。

  安稳镇的召台、安稳、上坝、观音4个村则瞄准了黑山羊产业链发展契机,以集体资金入股,注册资金130万元,组建了重庆市綦江区鸿强食品公司,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开展袋装羊肉深加工,以后端销售推动前端养殖,全力推动黑山羊全产业链发展。

  此后,企业大力推行订单生产,与贫困户、家庭农场等各类市场主体签订长期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目前,已生产销售袋装羊肉3万余斤,主营业务收入达400余万元,利润达50余万元。

  “一看到村上入股资金成立羊肉加工食品公司,我就买了10只羊来养起。”今年57岁的贫困户徐宗纯住在召台村3组,家里只有他和妻子两个人,妻子身体不好,全家就靠他一个人赚钱养家。随着村集体公司的成立,需要更多的羊源,徐宗纯的养羊规模也逐年扩大。

  “去年年底卖掉了十几只成羊,前阵子又卖掉几只羊羔,现在还有27头羊。”徐宗纯说,去年他通过养羊年收入达到5万元,今年估计将卖出20只羊,收入能增加1万元左右。

  此外,綦江区还在全市率先出台《农村“三变”改革经营主体承接基础设施类工程项目实施细则》,鼓励引导村集体企业承接饮水管网、人行便道等农村小型工程,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

  篆塘镇古岐村成立了村集体劳务公司,先后承接村内通达公路建设、饮水安全提升、人行便道硬化等7个工程项目,产值400余万元,利润80万元。未来,还将按照“3331”的比例,拿出30%收益进行分红,不仅推进了村基础设施建设,还为村集体带来了收入,增加了村民收入。

  乡村房东变民宿股东

  “老旧房”赶上“新潮流”

  石佛村位于丁山镇南部,境内有“重庆小西湖”美称的丁山湖,曾经是丁山镇唯一的“市级贫困村”,也是綦江区唯一的“市级100个定点攻坚村”。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集体经济有底子,为民办事才有底气。”石佛村第一书记朱光伟认为,发展集体经济是推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针对石佛村的资源优势,围绕高山休闲避暑、特色康养“新潮流”,大力盘活村集体现有资产,将闲置废旧老办公楼改建成避暑客栈,推进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该村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贫困户”等模式,将村集体现有的房屋、土地、山林等资产以租赁、入股等形式盘活使用,将村集体资产(原鑫源山庄和接待中心)作为村集体经济入股进行招商,引进业主打造乡村酒店,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等,形成了“1+2+4”(1个农家乐协会、2家旅游开发公司、4个专业合作社)的集体经济格局。

  同样走出这一步的还有横山镇新寨村。2020年,新寨村引进社会资本下乡,按照“7:2:1”的持股比例,以“龙头企业+农户+村集体”股份合作模式,成功与重庆市横山颐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建设“横山颐家新寨520”高端田园康养综合体。

  该项目总投资7300万元,将打造特色观光园、绿色农产品基地、康养中心、游客接待中心、乡村旅游民宿等高端田园康养综合体,经营风险由公司兜底,公司保底分红给入股农户,实现收益后再按股分红。

  目前,横山颐家实业在流转土地、田地、林地500余亩的基础上,再次出资租用鱼塘坎社农户房屋,在不改变房屋结构、面积的情况下,在原房屋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按照“村集体建设用地为基础、公司出资修建、产权归村集体、企业30年使用权”的方式,打造乡村旅游民宿。

  “我们已与17户村民签订房屋租赁协议,支付租赁费10万余元。”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仅此一项就为农户户均增收6000余元,让村民既有“养老地”,又有“养老金”。

  随着乡村闲置资产的盘活,乡村发展活力快速显现。5月11日,依托“新寨520”这一康养综合体,新寨村“插秧节”隆重开幕,来自新寨村的8支队伍24名插秧能手身着独具特色的民俗服装,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文化盛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大量游客的涌入不仅活了民宿,更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2020年,该村集体经济增收160余万元,农户增收50余万元,贫困户增收近5万元。

  成蓉 宗雪

(责编:陈易、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