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充分的人权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理想,也是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
5月16日至21日,由中宣部组织的第三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实施成果采访团走进重庆,深入渝中、渝北、北碚、大渡口、巴南等区县,全方位、多角度反映重庆人权发展现状,以真情书写重庆人民获得更好的生存权、发展权及其他各项权利的鲜活故事。
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准
在北碚区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丰都县龙河流域……采访团在重庆山间、江边留下足迹。
曾经的缙云山违建问题突出,生态污染严重,还存在一定的地灾隐患,一度让当地不少群众苦恼却又无奈。经过拆违、搬迁、修复、提升……如今,缙云山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当地百姓不仅拥有了安全美丽的住房,还靠这片绿色氧吧做起了康养业、旅游业,荷包越来越鼓,生活也越来越好。
走进二圣镇集体村,碧波微荡的湖边开满了小花,青山掩映着蓝天,漫山遍野弥漫着古朴清新的气息。很难相信,这里过去流传着“天近坪,雾沉沉,爬坡上坎累死人,有女不嫁天坪人”的俗语。这个位于天坪山上的小村落从只有一条土路,上山需要徒步两小时,到现在建好6条马路,年均接待游客50~100万人次,返乡创业人越来越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成为“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准”的生动写照。
在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房屋错落有致,各家小院前开满鲜花。环绕在房屋群四周的,是青龙村的“土宝贝”——现代水果基地,这里经宜机化改造建成2350亩智能化果园,促进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子。
关爱妇女、尊老爱幼、帮扶残疾人士成为自觉行动
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他们的权利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切。采访团一行欣喜地发现,在重庆各地,关爱妇女、尊老爱幼、帮扶残疾人士,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说到妇女权益,二圣镇集体村妇联主席郑贤会滔滔不绝。做了二十多年村妇联主席,她很清楚近年来发生在本村妇女身上的变化。妇女遭受家暴的情况大大减少,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武力成为共识和道德标尺,村里定期会有家庭医生来宣传妇科知识,有专家、教师来讲课,90%以上的妇女都参加了每年一次的宫颈癌和乳腺癌免费筛查……疾病越来越少,生活越过越美。
在重庆,未成年人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不少区县,记者都听到了“莎姐”这两个字。2004年,“莎姐”还只是大渡口区检察院几名女干警的名号,如今,已经发展成由416名检察官和1500名志愿者组成的团队,同时建立“莎姐”未成年人帮教维权云平台,向全市开展青少年犯罪预防帮教,为被害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司法救助等多元综合救助,确保未成年人权利得到多方保护。
在老龄化日益加深的重庆,敬老爱老早已成为共识。在渝中区双钢路小区,“社区食堂”成为了老人们的新聚集地。这里有物美价廉的餐食,还提供订送餐服务,解决了长期以来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们吃饭难的大问题。小区居民秦文素和老伴儿是“社区食堂”的常客,她直言,“社区食堂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脱贫奔小康村民笑开颜
武隆区后坪乡曾经因为偏远闭塞,被列为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而今,它已悄然蜕变成“小康先行乡”。过去脏乱不堪的村落面貌只留在照片和人们的记忆里。
针对村民房屋破旧、卫生习惯差、经济收入低的情况,当地政府采取“政府扶持+集体经济分红+干部帮扶”的发展思路,一边帮助村民改危房、改猪圈、改习惯,一边开院坝会,听民意、集民智、汇民心,带他们一起奔小康。短短几年时间,后坪乡的村容村貌、卫生情况和农民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乡村也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村民们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顺势而上,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要看一个企业能不能可持续发展,除了看产品质量,还要看它有没有社会责任与担当。
作为中国酱腌菜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涪陵榨菜集团带动了涪陵及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涪陵全区有一半人、约60万人种植“青菜头”,年产量达160万吨。值得一提的是,涪陵榨菜集团还以实际行动保障周边群众的环境权利,2017年投入1100多万元,对榨菜污水处理站进行优化升级,将污水转化为可做有机肥的泥饼及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可排入长江的水,同时引进臭气处理技术,将污水处理各环节的臭气全部收集处理达标后再向高空排放。在污水处理站周围20米开外,记者几乎没有闻到任何异味。
涪陵榨菜集团职工王鹏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听障残疾人,进入涪陵榨菜集团不仅因为专业对口,还因为在招聘会上看到了“残疾人优先”,“很感恩在这里工作,现在每天上下班都能闻到路边的花香,感到很舒心。” 本报记者 何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