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患者术后应如何规范饮食

好的饮食习惯,能有效避免胆囊术后的消化功能紊乱,对于保胆手术的患者,在结合药物的前提下,能帮助减少术后结石及息肉的复发。重庆北大阳光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密雷表示,胆囊手术尤其是胆囊切除手术后早期,失去胆囊调节胆汁排入肠道的功能,消化系统对脂肪的消化能力相应减弱,短时间内消化较多量的脂肪类食物,会造成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那么,胆囊手术患者术后应该如何规范饮食呢?
三餐定时 早餐必食
人空腹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尤其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易形成胆泥。空腹时间过长,胆囊内胆汁储存时间过久,导致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进而引起胆固醇沉积,久而久之逐渐形成结石。因此,胆囊手术后的患者,特别是保胆手术后,胆囊的储存功能依然存在,如长期不吃早餐,会增加结石复发的风险。
晚餐减量 少油少脂
吃得过多,尤其是晚餐或者夜宵吃得多,特别是食物中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的情况下,就会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成倍增高,久而久之会促使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因此,在胆囊手术后的患者,特别是保胆手术后的患者,更应该改变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习惯,以免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及增加胆囊结石复发的风险。
多食蔬果 补充纤维
维生素C可以抑制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减少形成胆囊结石的机会。维生素A可以促进胆道上皮修复,减少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发生。
多喝水 预防结石
喝水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肝脏分泌的胆汁浓度,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喝水指的是多喝白开水,含糖饮料反而会使血脂增高,增加产生胆固醇类结石的风险。建议每天饮水2500ml以上,尤其是天气炎热容易出汗的夏季,不渴也要喝。
改善情绪 充足睡眠
胆囊手术的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腹泻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避免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免神经功能发生紊乱。长期精神紧张、抑郁失眠等可导致内脏机能紊乱,促使结石形成。适度运动可以减少胆固醇,促进代谢,促进胆汁流动。(重庆北大阳光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川渝美食“打擂台” 62名烹饪高手同台竞技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届餐饮行业劳动和技能竞赛(重庆赛区)在九龙坡区举行。重庆市总工会供图 人民网重庆12月7日电 (胡虹)7日,由重庆市总工会、四川省总工会等携手主办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届餐饮行业劳动和技能竞赛(重庆赛区)在九龙坡区举行。…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