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要闻

铁山坪街道:打出监管“组合拳” 筑牢“九小”场所安全堤 

2022年02月21日16:42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重庆2月21日电 “九小”场所由于点多、面广、人员密集,是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难点、痛点。如何最大限度消除“九小”场所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铁山坪街道探索出“1311”安全监管工作模式,为扎牢“九小”场所安全网提供了有益借鉴。

  摸清“九小”家底找准安全监管短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铁山坪街道“九小”经营场所——小学校或幼儿园、小医院、小商场、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等,犹如雨后春笋迅速激增,截至目前,街道“九小”经营场所达1024家。

  为摸清“九小”场所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街道对全辖区“九小”场所进行全方面摸排,找准问题症结,深挖问题根源。

  从“九小”场所层面看,多以家庭式经营管理模式为主,体量大分布广、经营场所小、人员密集,安全生产条件差且隐患突出。一些经营者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导致主体责任履行不彻底,难以实现安全生产的闭环管理。“以消防为例,‘九小’场所普遍存在消防通道杂物堆放、灭火器失效、应急照明设施损坏等现象。一些场所受制于资金消防设施的投入不足,消防安全责任和措施得不到落实,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从监管层面看,主要存在监管队伍、监管装备滞后于辖区监管需要和执法体系改革与现实监管需求存在矛盾冲突三大问题。”街道负责人进一步分析道,基层监管队伍存在人员不足、专业不强、业务不精、流动性大等问题。

  “1311”安全监管工作模式筑牢安全之堤

  “九小”场所生产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在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如何解决好发展和安全稳定这一对矛盾,是基层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和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铁山坪街道创新推出“发放一份安全生产告知书,建立报告、检查、巡查三个工作机制,签订一份安全生产责任书,实现与一家安全服务机构结合”的“1311”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模式。

  街道将辖区“九小”场所进行分类,按行业不同设计各有侧重的“安全生产告知书”,对生产经营所需要遵守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醒告知、对经营者须履行主体责任提醒告知、对经营者违法处罚提醒告知,对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装饰装修等问题要求经营者事前报告提醒告知。

  通过发放安全生产告知书,街道实现对辖区“九小”场所经营者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内容的告知全覆盖。

  同时,街道建立报告、检查、巡查三个工作机制,采取不定期、全覆盖的方式,对辖区“九小”场所安全生产进行无缝监管。“通过建立三个工作机制,形成了‘主动报告+检查监督+不定期巡查’的‘九小’场所安全生产闭环监管模式,实现了辖区安全生产信息收集全覆盖、安全排查全覆盖、安全检查全覆盖、安全巡查全覆盖、安全整改全覆盖。”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街道通过签订1份安全生产责任书,压实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建立“一个结合” ,即街道、第三方安全技术咨询、服务团队相结合,实现辖区安全生产监管专业化信息化全覆盖。

  安全隐患整改率达98%以上

  据悉,在2021年,街道投入20余万元,引入专家服务,推动形成了“政府+专家+企业”基层安全监管机制,对辖区“九小”场所安全生产进行“体检”及常态监管。街道通过充分发挥第三方的技术、人才优势优化“九小”场所监管方式,借助专业力量,弥补监管能力弱、排查整治隐患不彻底等工作短板。同时,街道针对“九小”场所查找出来的隐患开出整改意见书,相关科室进行跟踪督办,再组织专家和科室复查复改,最终形成“场所、专家、街道”三方签字认可的“问题三联单”,确保了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安全隐患整改率达98%以上。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近1年的试行,“九小”场所的安全事故得到了遏制,由此街道将该模式向工贸等企业全面延伸,实现辖区市场经营主体安全监管全覆盖,取得了“摸清了家底、查出了隐患、提升了能力、降低了事故”的效果,特别是攻坚解决了兆隆输油管道隐患整改等重大安全隐患顽疾,为辖区提供了安全稳定发展空间。(刘政宁、冯良)

(责编:盖纯、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