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热患者增多 儿童医院发布应对提醒

最近一段时间,重庆天气多变,感冒发烧的孩子也多了起来。
如何应对孩子发烧?7月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部副主任邱春兰为家长们支招,正确应对孩子发烧。“首先,要树立信心。孩子发热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过分焦虑。” 邱春兰介绍,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人体自我保护的防御反应。小儿急性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为自限性过程,无需抗生素等特殊药物治疗,多数宝宝通过精心护理会很快康复。
儿童高热 有三个阶段
儿童高热会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寒战期,身体产热大于散热,具体表现为宝宝手脚冰凉,畏寒,甚至寒颤。此时,可根据需要适度保暖,这期间不适合物理降温。
第二阶段是高热期,具体表现为宝宝皮温升高,皮肤发红,干燥,食欲不振,疲惫。这个时候可以做物理降温,根据需要减少衣物,预防脱水,必要时吃退烧药。此外,发热期间要多喝水。
第三个阶段是退热期,散热大于产热,常表现为大量出汗,体温逐渐下降。这时就需要勤擦汗,换干爽衣物,适度保暖。
物理降温这样做
若孩子体温在38.5℃以下,可采用物理降温治疗。
如何进行物理降温?可以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降低室内温度等。若宝贝感觉这些措施不舒适,可不采用。
但发热寒战时,则要注意保暖哦。可用温毛巾擦身体,通过水分蒸发帮助散热。家长可准备一盆与体温相近的温水,先把毛巾浸透,然后稍微拧干至不滴水即可。擦拭颈部、腋下、大腿根部。
此外,洗澡降温的效果比较快,还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洗澡降温主要是靠水分蒸发来帮助宝宝散热。洗澡的水温控制在38℃-40℃为宜,太冷或者太热,宝宝都会觉得不舒服。
需要家长们注意的是,婴幼儿在使用物理降温时,不能使用酒精擦浴,孩子的皮肤很柔嫩,可能会发生酒精过敏,被皮肤过量吸收后易发生酒精中毒。擦浴时应注意保暖,不要在有风的地方进行。
口服退烧药 这些要注意
若孩子体温明显升高,超过38.5℃,伴明显不适,就需要口服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2月龄以上推荐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可用布洛芬。按照药品说明书建议的剂量和方法服用。口服退热剂后,一般在30-60分钟起效。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口服退热药后,至少应间隔4~6小时再次服用。退热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饮食护理方面,如果没有出现严重呕吐和腹泻时,给患儿多喝水,保证液体入量,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刻就医
如果孩子仅表现为单纯体温升高、皮肤口唇颜色正常、神志清醒、哭声有力、热退后精神反映好,无呼吸急促等其他伴随症状,可暂时在家观察处理。
家长们一定要观察宝宝的精神状况、面色、呼吸等变化,若孩子反复发热不易退热、或同时伴有精神差、食欲差、突然发作抽搐等情况,出现面色苍白或呕吐、腹泻等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涪陵:一碗豆花饭温暖一座城
- 人民网重庆7月1日电 7月1日,重庆市涪陵区开展“一碗豆花饭,温暖一座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城区及近郊环卫工人送去“爱心早餐”,也为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 当天早上5时许,涪陵区餐饮(商)协会的党员志愿者们便开始着手准备“爱心早餐”,煮米饭、点豆花、做红烧肉,然后分餐、装盒、打包,组织送餐车分时段运送到城区各处。…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