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結束的地方,往往就是藝術開始的地方。對當代先進人物進行藝術化敘事,能夠讓我們走進人物內心,真正從邏輯和情感上了解新聞背后的故事,進而形成對時代的深刻感知。從這個維度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推出的新一季《故事裡的中國》在這一點作出了有益探索。首期節目《扶貧路上》,講述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讓我從片子裡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凡英雄,深受感動。
短短一期節目塑造的黃文秀,人物豐滿程度不弱於同內容的電視劇和電影,很大程度上緣於《扶貧路上》准確找到了黃文秀的人生支撐點:她的父親。黃文秀從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后毅然返鄉扶貧,離不開父親的諄諄教導。父親曾對她說:“我們家鄉在山裡面,有很多人正在困難之中。錢是珍貴的,但不是最高的價值,人的生命價值用得好,高於一切。”這一席話對黃文秀影響很大,她找到了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路徑,那就是為國家和人民實現自己的價值。走在這條路上,再苦再累都會被這種價值觀所融化而轉化為一種快樂。所以,觀眾面前的黃文秀是快樂的,陽光的。
透過《故事裡的中國》,我們通過黃文秀想到了她身后300萬奮戰在脫貧一線的駐村干部、“第一書記”,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奮斗者。這正是《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肩負的重要使命——用中國故事書寫新時代最閃亮的星。節目用藝術手法為新時代榜樣塑像,力圖用今天的故事打磨出在未來流傳的經典,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將家國情、強國志、報國行浸透在故事的鋪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