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出今年秋冬季首次空氣污染應對工作預警

人民網重慶11月12日電 (胡虹)為加強秋冬季空氣污染應對,重慶市生態環境局11日發出2021年第九次空氣污染應對工作預警,也是今年秋冬季首次預警。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透露,預計11月11日至16日重慶市將出現一次局地空氣污染過程,其中,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合川區、江津區、永川區、綦江區、璧山區、榮昌區,以及渝東北的萬州區等空氣質量超標風險較大。
為何秋冬季是空氣污染的高發期?“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主要是不利氣象條件、污染排放增加以及外界傳輸影響。”重慶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所所長李振亮介紹,秋冬季靜穩天氣多、混合層高度低,不利於污染物擴散,大氣環境容量急劇壓縮是導致秋冬季空氣污染頻發的重要原因。
重慶市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部,秋冬季容易出現靜風、逆溫天氣,近地層大氣長時間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空氣的交換流通能力極差,大氣混合層高度可能驟降至幾百米,導致大氣環境容量急劇壓縮,即使污染物排放與其他季節相同,也會發生空氣污染。另外,重慶市秋冬季高濕、多霧的氣候特征,還會促進氣態污染物向二次顆粒物快速轉化和顆粒物吸濕增長,這也是重慶市秋冬季空氣污染的原因之一。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在啟動此次空氣污染應對工作預警時強調,各有關區政府(管委會)在強化揚塵、工業、交通和生活污染控制措施基礎上,增添積極有效的應急減排措施,組織相關部門、鎮街及網格員齊抓共管,制止露天焚燒和秸稈禁燒,全力以赴爭取空氣質量達標,防止出現重污染天氣。
“如何判斷空氣質量好壞?天空灰蒙蒙的是不是就是污染天呢?”針對近期網民提出的疑問,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總工蔣昌潭回應稱,在判斷空氣質量好壞時,有時“眼見不一定為實”。
因重慶市地處四川盆地,主城“四山”和“兩江”環繞,水汽來源充沛,空氣潮濕,相對濕度高達80%以上,加上冬季容易形成逆溫、靜風的不利天氣條件,水汽集聚就更不容易擴散,利於霧的形成,在陰天時極易給人造成天空灰蒙蒙的視覺感觀,但從監測數據看,空氣質量還是優良的。
據悉,為確保完成今年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10月20日重慶市政府專門召開2021至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視頻會,安排部署全市秋冬季攻堅重點工作。自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以來,重慶市共出動5400余人次,檢查工業企業、加油站、油庫、餐飲業等739家,施工工地254個,執法監督工業企業116家,路檢機動車2.6萬余輛,發現並制止露天焚燒點288個,整治露天燒烤攤點146處,查處違法違規建筑垃圾運輸車170台,督促指導整改問題367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