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溪:大山深处产业花开

胡虹 实习生何雨霁

2020年08月17日16:59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巫溪县酒泉村的村民正在分拣脆李。 巫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一颗颗硕大饱满的李子挤作一团,高挂枝头,在叶子的掩映间露出半张被露水打湿的脸蛋,烈日给青绿的果实表皮镀上一层金色光泽。七月的光线有些灼眼,陶家平微微眯起了眼睛,他的目光投向远处漫山遍野的李子树,内心盘算起今年李子的产量。

  据了解,目前酒泉村拥有3700亩青脆李,年产量达1000吨,年产值高达1000万元,酒泉村397户农户在青脆李产业的发展中实现脱贫增收。但在十年前,酒泉村年人均收入不足1300元,其所在的巫溪县更是重庆最为贫困的区县之一。

  2014年底,新一轮建档立卡时,巫溪共识别出贫困村150个、贫困人口8.6万人。五年来,巫溪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截至2019年底,巫溪累计实现150个贫困村销号、减贫1050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5%。今年2月,巫溪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在脱贫攻坚决胜年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耍耍果”变“摇钱树”

  青脆李带酒泉人走上脱贫之路

  2010年,酒泉村年人均收入不足1300元。

  酒泉村地势偏僻,山石遍布,放眼望去难以找到成片的农田。早前,酒泉村的村民们就在这样的土地上苦苦耕种,艰苦的自然环境加之村里80%以上的青壮年常年外出,让村民深知穷滋味。

  转机源于2009年开始的青脆李试种实验。当时,村干部周邦学和酒泉村全体干部经过多方调研,考虑到村子的自然条件和种植传统,决定栽植青脆李。但那时村中反对的声音很多,在村民眼里,青脆李是“耍耍果”,种李子是赔钱买卖。

  面对质疑声,村干部周邦学没有退缩,从2009年开始,周邦学和酒泉村全体干部展开了长达六年的试种实验。6年间,酒泉村通往外界的公路得到翻新硬化,与此同时,村“两委”注册成立了青脆李专业合作社与“酒泉青脆李”品牌,硬件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推动让村里的干部们对青脆李产业发展更加有信心与底气。

  看到村干部的决心,陶家平也鼓起勇气,当上了首批“吃螃蟹的人”。他率先种起了青脆李,成为酒泉村脆李产业发展的领路人之一。

  “现在的农民,不能只顾埋头种地,要学会抬头观天,要想好自己的项目,想好自己的品种。”陶家平的脑海里依旧浮现着2014年在重庆培训学习时,老师说过的这句话。他从酒泉村贫瘠难耕的土地上抬起头,放眼就望到青脆李广阔的市场前景。

      努力付出总会有回报,这天,在自家李子收购点,陶家平将这一季卖青脆李挣来的钱整整齐齐地码在桌上,足足有8万块,看得其他村民直了眼睛愣了神。也是这一年,陶家平所在的酒泉村2组40余户村民全都种上了青脆李,陶家平笑称“就像一夜之间长出来的”。

  如今,酒泉村成为巫溪县青脆李种的植教育基地,“酒泉青脆李”品牌也成为了巫溪县最响亮的名片之一。青脆李订单走出深山,络绎不绝地走向重庆、湖北、上海、福建、山东等各个省市。在2017年,“酒泉青脆李”品牌获得了全国李子金奖。

  “以前我们家种土豆、玉米,一年的收入才5000块不到,现在种了青脆李后,一年收入将近9万,日子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周德美感叹道。靠着青脆李,从前的建卡贫困户都脱贫销户,过上了好日子。

  曾经的“耍耍果”到现在的“摇钱树”,青脆李带酒泉人走上脱贫之路。据统计,到2019年,酒泉村李子专业合作实现总收入600多万元,盈利35余万元,帮助包括81户贫困户在内地210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0元,助推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

 

(责编:胡虹、刘政宁)

本网专稿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

一图看懂:上合数字经济论坛为何在重庆举办  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将在重庆举行,确认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实现了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参会全覆盖。…【详细】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