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五家音乐学院齐奏“同心曲” 唱出艺术走廊“好声音”

用“音乐+”新业态赋能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0年09月02日08:23  来源:重庆日报网
 

八月二十五日,“川渝牵手·共赴七夕”棠城盛夏音乐会在荣昌区举行。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一把折扇,成群的蝴蝶飞过;三尺夏布,唐宋的美人婀娜;安陶朱砂,点燃了多彩岁月;万灵古镇,光阴在梦中复活……”8月25日晚,伴随着歌曲《荣昌》的响起,“川渝牵手 共赴七夕”棠城盛夏音乐会在荣昌区盛大启幕。

  来自四川音乐学院、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等川渝五家音乐学院的师生同台展技,唱出成渝艺术走廊“好声音”,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音乐,具有超强的传播性、社会性,是一个地区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表达,尤其是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纵深推进下,“一首歌唱火一座城”已成为不少旅游城市的经典案例,进而推动“音乐+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

  重庆该如何利用“好声音”,唱响“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唱好“双城记”?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首次集合川渝五家音乐学院同台演出

  华灯初上,夜色阑珊,“融巴蜀灵气”的棠城灵动而璀璨。荣昌剧场,光影交替,琴瑟和鸣,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下,“川渝牵手 共赴七夕”棠城盛夏音乐会精彩上演。

  来自四川音乐学院、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五家川渝音乐学院的师生,次第登台,精彩献艺。

  《荣昌》《蜀道何难》《我住长江头》《秋漫巴山》《梁祝》等一首首充满浓郁巴蜀情、中国韵的音乐作品,在钢琴、古筝、小提琴、单簧管、萨克斯等众多乐器的伴奏下,让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掌声不断。

  “一次音乐会集合川渝五家音乐学院的经典原创曲目,这是头一次。这些曲目既传承了巴蜀文化,又结合了世界潮流,有新‘声’、有新意,让人震撼。”现场观众刘欣悦激动地说。

  “五家音乐学院同台竞技,无论是节目内容、表演形式,还是演出质量,都堪称川渝‘最美声音’,让人对巴蜀同根、血脉相连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荣昌区文化名人薛小军在观看节目后表示。

  “音乐+”新模式新业态成为新风口

  “本次音乐会,川渝五家音乐学院齐唱‘同心曲’,是上个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成立以来的首次尝试,也是用音乐艺术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生动实践。”四川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雍敦全说。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音乐+旅游”“音乐+古镇”“音乐+文创园”“音乐+公园”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已然成为新风口。

  在国外,经典案例不少,如披头士乐队所在的英国利物浦,每年吸引无数人前往参观他们演出过的洞穴俱乐部;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生活过的维也纳,每年吸引全球亿万游客“逐乐”的脚步。

  在国内,厦门鼓浪屿建起中国首家钢琴博物馆,陈列古钢琴供游人参观,开馆至今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2500万人次,被誉为中国“钢琴之岛”“音乐之乡”。成都东郊记忆文创园,用音乐、戏剧、美术等“活化”老厂房,年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次,被誉为“中国的伦敦西区”。成都城市音乐厅2018年8月建成投用,至今累计演出上千场次,不仅直接带火周边城区,更成为成都打造国际文化名城、世界音乐之都的重要载体。

  而在重庆,音乐产业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音乐主题公园、场馆也相对缺乏。

  “我们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喜人。”重庆市音乐家协会秘书长姜明称,我市人文历史厚重,川江号子、山歌、清音等文化资源丰富,音乐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尤其近年来旅游业飞速发展,更为音乐产业注入了源头活水。

  九龙坡的钢琴博物馆、南岸区的音乐文化创意产业园、荣昌的提琴博物馆等正在进行有益尝试,正在谋划打造的大渡口音乐半岛更是一个超大手笔。“未来重庆的‘音乐+’产业值得期待。”姜明说。

  荣昌打造“音乐小镇”有资源有底气

  音乐兴旅兴业,是一招好棋。关键是,怎么做?

  “我们正在谋划打造成重庆首个音乐特色小镇。”荣昌区副区长李劲渝称。

  荣昌地处成渝地区几何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桥头堡城市,正着力打造成渝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渝城市群全域旅游周末休闲目的地,音乐是一个重要抓手,而且荣昌有资源、有底气。

  知名制琴大师何夕瑞是荣昌人。他一生践行“用荣昌的泡桐,做世界的提琴”,他制作的提琴广受欧美消费者喜爱,被多位提琴演奏大师收藏,国际知名小提琴大师克莱默将其作品称为“东方维纳斯”。

  万灵古镇,拥有厚重的移民文化且山水秀美,历来广受艺术家青睐,诞生过许多音乐影视作品,这里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提琴博物馆,集古提琴展示、休闲体验、培训考级、音乐演出为一体,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提琴名家、音乐爱好者、研学游团队、游客等前来“打卡”。

  此外,荣昌还举办了“巴山渝水”金曲奖、七夕河灯旅游文化节等多个音乐赛事、音乐节,音乐氛围和基础条件较好,本地音乐创作也蔚然成风。

  下一步,荣昌将依托万灵古镇、万灵提琴博物馆等资源,积极探索打通音乐创作、录制、出版、演出、教育培训、音乐衍生产品等纵向产业链,连接音乐与影视、动漫、游戏、乐器生产等横向产业链,把万灵古镇打造成为“音乐+”特色小镇。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郑茂平表示,音乐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最生动的表达,摆脱旅游小镇沦为“小吃一条街”的桎梏,用音乐为小镇塑魂、兴业、育人、添乐、扬名,是一条好路。接下来,该院音乐学院将加强与荣昌及全市各区县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艺术展演、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合作,用“好声音”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姜明也表示,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将通过搭建平台、聚集人才、组织采风、加强创作等形式,推动我市音乐事业从“高原”迈向“高峰”,为重庆经济发展贡献精神力量,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本报记者 韩毅

(责编:秦洁、张祎)

本网专稿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

一图看懂:上合数字经济论坛为何在重庆举办  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将在重庆举行,确认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实现了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参会全覆盖。…【详细】

原创

头图推荐

  •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 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减两成 产能翻一番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
  • 智慧社区 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与惊喜智慧社区 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与...
  • 党员志愿者助农收割稻谷党员志愿者助农收割稻谷
  • 轨道交通18号线隧道掘进机投入作业轨道交通18号线隧道掘进机投入...
  • 渝中首个家庭型长租人才公寓本月投用渝中首个家庭型长租人才公寓本月...

图片新闻

  • 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倡导文明驾驶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 铜梁:莲藕产业连成线 乡村富起“一大片”铜梁:莲藕产业连...
  • 刘寒同:17年坚守渔政执法岗 守好母亲河刘寒同:17年坚...
  • 万开云同城化发展驶入“快车道”万开云同城化发展...
  • 唐贞观时期垫江县令王才墓志铭被发现唐贞观时期垫江县...
  • 丰都龙河镇:兴产业 惠民生 促振兴丰都龙河镇:兴产...
  • 两江新区龙安路口公交站投用 居民出行不再难两江新区龙安路口...
  • 涪陵:旱地种旱稻 省力省心收入高涪陵:旱地种旱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