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梁区通过探索创新,确立了向闲置土地、闲置资产、流转土地、农村电商、潜在市场、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壮大集体经济的“六要”路径,并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
据铜梁区扶贫办介绍,通过“六要路径”,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区已消除270个村集体经济空壳的现象。铜梁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4475户建卡贫困户中已有3100多户将1.23万亩土地、305万元资金入股到466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中,带动5个市级脱贫村和“插花”贫困户发展脆桃、油茶、龙虾等特色产业8500余亩。
通过向闲置土地要集体经济,铜梁区“拉网式”核查清理5个市级脱贫村和建卡贫困户撂荒地、闲置地、边角地、荒山荒坡等自然资源性资产5300余亩,“一村一档”分类建立数据库,因地制宜划分花椒、茶叶等产业区域,统一发展产业项目。并构建“公司+集体+贫困户”合作机制,鼓励贫困户将闲置土地投放到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形成股权,村集体和贫困户参与管理,有效促进产业发展、集体增收、贫困群众致富。今年以来,5个市级脱贫村和“插花”贫困户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实现增收202万元。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主要路径。铜梁区以村集体或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依托农村山水自然资源和现有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了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扶贫与旅游扶贫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铜梁区重点在5个市级脱贫村和贫困户较集中村培育荷和原乡等乡村旅游品牌10余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37家,开发手工扎龙、荷花茶等特色旅游商品70余种。今年以来,铜梁5个市级脱贫村、贫困户较集中村和“插花”贫困户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增收600余万元。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李慧敏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一图看懂:上合数字经济论坛为何在重庆举办 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将在重庆举行,确认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实现了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参会全覆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