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一日,在渝北区一处集中隔离观察点,余雪(中)穿着防护服进行核酸检测采样。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按下按压嘴,消毒水直接喷到余雪的双手上。她两手交叉搓了搓,将手再次消毒,准备进行下一个核酸检测采样。她的手被冻得有些发僵,即使戴着双层手套,消毒水也仿佛冰水般冻手。
这是元旦节当天,记者在渝北区一处集中隔离观察点看到的一幕。
27岁的余雪是渝北区疾控中心的一名护士。1月1日,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她和同事们一起来到渝北区一处集中隔离观察点,对入境人员和社区排查的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渝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和消毒工作。
上午9时,余雪早早来到集中隔离观察点。核酸采样工作站位于观察点旁的露天停车场,虽然有若隐若现的阳光,但气温依然很低,寒风刮在脸上,甚至有些疼。
脱去羽绒服,只穿了一件毛衣和蓝色工作服的余雪开始套防护服、双层手套、N95口罩,全副武装后,她说话的声音变得有些沉闷。“如果把羽绒服穿在防护服里面,采样就很不方便,不穿又有点冷,不好将就。”余雪告诉记者。
采样很快开始了。“别紧张,头再仰高一点。”余雪的动作很娴熟,采样拭子顺着鼻腔插入鼻咽结合部,适当停留,再轻轻转动两圈后退出,即完成1个鼻咽拭子采样。然后手消毒,接着采下一个。
“新年快乐!”不少人在采完样后,都会道一句谢。
“新年快乐!”余雪也回一句,心里暖暖的。
排队做核酸检测采样的人越来越多,余雪加快了手上的动作,重复之前同样的步骤。不同的是,呼出来的热气让护目镜渐渐起了水雾。
两小时后,余雪与同事们完成了采样和消毒工作。当天,她们一共采集了301份核酸检测样本,这些样本随即送至渝北区疾控中心进行检测,12小时内出结果。
“我都习惯了。”脱下防护服时,余雪深呼一口气,脸上透着疲惫。自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余雪一直坚守在一线。这个元旦节,她将值班两天。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