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中心城区又将迎来一轮降温的寒潮。蹲在家里的人们,有各种取暖设备,而开车上路,也能在车里开空调,暖和一下。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让司机们觉得昏昏欲睡,特别是那些没有休息好的司机,就容易引发疲劳驾驶的交通事故。
案例一:撞上电线杆才醒过来
2020年12月29日凌晨5点过,在北碚区施家梁镇发生一起车祸事故,北碚区公安分局交巡警勤务三大队接警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
民警看到,在国道212施家梁三胜路口往水土方向,一辆深色SUV小型普通客车一头撞在路边一根钢筋水泥电线杆上,电线杆牢牢嵌进了车头中部,车头严重受损。
经询问驾驶员吴先生得知,前一天晚上他在晚饭后,从湖北驾驶该车一路往四川广安老家方向行驶。当车子行驶至施家梁三胜路段时,由于吴先生已独自驾车行驶了一整晚上,中途没有休息,导致疲劳驾驶。吴先生在车内感觉昏昏沉沉,当车子撞上电线杆时,他才猛的清醒过来,但为时已晚。万幸的是吴先生系了安全带,没有受伤。
此次事故由驾驶员吴先生负全部责任,承担所有财产损失。
案例二:雨天开车翻个底朝天
同样在去年12月29日下午,涪陵区南沱龙驹加油站路段也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从涪陵开往丰都的小轿车因驾驶员疲劳驾驶,加之雨天路滑,结果小轿车翻了个底朝天,幸好无人受伤。
据驾驶员讲,事发当天因为要忙生意,当天很早就起床了,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加之在长时间开车,驾驶员在封闭的驾驶室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事发时为避让前方车辆,驾驶员没有减速而向右猛打方向,加之雨天路滑,致使车辆瞬间驶出公路撞击右侧边坡后反弹回来,造成车辆翻了个底朝天摔在公路上。幸好车内除驾驶员外无其他乘客,事故未造成人员受伤。
冬天的车里就这么“催眠”吗?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司机们驾驶时往往紧闭车窗,或者使用空调取暖,长时间驾驶,司机就容易产生疲劳。而这些会导致驾驶人的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增加操作失误可能性,勉强驾驶车辆,就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交巡警提醒驾驶员们在冬季开车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长途行车之前,驾驶人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服用任何容易使人困倦的药物。连续驾驶车辆4小时,停车休息不得少于20分钟。
2,行车时多通风。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感觉困乏时,可以打开车窗通通风,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嚼嚼口香糖,与同车的乘员说说话等可减轻疲劳。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活动一下身体,眼睛尽量向远处看,避免让视觉疲劳。
3,控制车速。高速行驶时易使驾驶员神经紧张,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以略低于正常速度行驶可减轻精神压力,降低疲劳。同时,行驶时尽量减少超车,减少紧急制动等动作,也可减轻疲劳。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谭遥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