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总监辞职学做桂花酒:父亲酿的酒感动了我

2021年01月15日08:51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消息,16岁入行,如今77岁,61年来,家住南坪的贾紫焰,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一道又一道细碎繁琐的酿酒工序。家传的桂花酒酿造技术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孩子们并不愿意继承这门手艺,这曾让贾紫焰寝食难安。2018年,女儿贾菲作为桂花酒的第五代传人正式入行,贾紫焰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重庆市南岸区上新街路边,穿过一条不起眼的小径,寻着桂花的飘香,很容易就找到了贾紫焰的家。“手艺有人传承,这和我得知桂花酒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一样高兴。”一说到酿酒,年逾古稀的贾紫焰就笑得合不拢嘴。

  每年8月,南山桂花飘香的时候,也是贾紫焰最忙碌的时候。“打桂花一定要选在花开最繁密时。”选花要亲力亲为,每年贾紫焰都要去到南山的桂花林,选摘一年只开一季的金桂和银桂作为酿制桂花酒的主要原材料。

  16岁生日那天,父亲把贾紫焰叫到跟前,告诉他可以正式学习桂花酒的酿造。从此,那一缕甜丝丝的桂花香就填满了贾紫焰的记忆。一开始,贾紫焰只是把酿酒当成谋生的技术来学,直到他看到那棵上百年的桂花树。“儿子,我们的手艺就和这棵树的年龄一样,它能活到什么时候,就看你了。”听着父亲的话,贾紫焰第一次感受到肩上的使命。

  学成那年,父亲将“贾氏桂花酒”改成了贾紫焰的名字,喻义信任、期望和延续。

  后来,命运的阴差阳错,贾紫焰却成了一名养猪“专业户”。但贾紫焰始终忘不了那一勺酒里的桂花香。一次,他路过南山时,看到桂花落了满地,很是心疼。于是,他产生了请当地农户摘桂花,继续酿桂花酒的心思。一来祖传的桂花酒酿造技术可以延续,二来当地农户也可以多一份收入。

  1991年,说干就干的贾紫焰把老家偏僻的酒作坊迁到了交通便捷的闹市上新街。

  “1994年,我在农户那儿收桂花是45块一斤。” 贾紫焰说,很快他要收购桂花的消息传遍了周边的农户。他们也成了桂花采摘和选花“能手”。至今,农民李华军每次遇到贾紫焰都要表达感谢:“感谢贾先生,增加了我们的收入。”

  桂花准备妥当,与配料搅拌好,再封装进由桂花木制作的木桶内,密封发酵。贾紫焰告诉记者,清晨采摘回来的桂花当天就要进行处理。每批桂花酒都要发酵三个月至半年的时间。

  发酵完成后,就是搅拌。“1、2、3……299、300。”这是贾紫焰手握桂花木棒搅拌桂花酒的次数。300下,一次都不能少。但问起原因,贾紫焰却不记得了,只说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技法,不能偷懒。而上一根承担搅拌使命的桂花木棒已经60多年了。

  贾紫焰还记得他结婚时父亲为他酿制的那坛桂花酒,贾紫焰也为两个女儿结婚酿造了“女儿红”。他还给自己的外孙酿了一坛桂花酒,“等他结婚时,也成了几十年的好酒啰。”

  贾菲是贾紫焰的小女儿,也是桂花酒第五代传人。之前做了多年财务工作的她,一开始并不愿意接手这份手艺。

  “太琐碎了,而且收益很慢,3年出一批。”但婚宴上,父亲亲手酿制桂花酒让她感动至今。亲戚朋友遇见她都要感慨,那么好喝的桂花酒很难喝到了。这一句鼓励,让已经成为财务总监的贾菲,决定回家传承百年的酿酒手艺,扛起“传承”的大旗。

  2018年,她正式入行学习父亲的手艺。

  每一坛桂花酒贾紫焰都会亲手写上日期,进行封坛下窖。藏酒的土窖是贾紫焰和他父亲花了不少心血修建的。

  “窖藏的泥土有讲究。”贾紫焰说,窖泥有三层,上面一层是泡沙石,中间是白散泥,最下面则要铺上黄泥土。看似普通的三种泥却很难寻找。

  贾紫焰在巴南区木洞镇找到了这三种泥,他和工人们一起挖了两天多,带回三四吨泥建造了这座酒窖。贾紫焰说,如今,这酒窖里藏了五十多缸老酒,共80吨。这些酒也成了贾紫焰一生的骄傲。

  “酿酒最难的是要学会等待。”正在品酒的贾菲说。“一瓶酿好的桂花酒,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客人满意的评价和父亲殷切的目光成了贾菲坚持下的动力。

  虽然贾菲已经在学习酿造的手艺,但贾紫焰还是放心不下,因为“酿酒需要沉得下心”。

  深知父亲的担忧,贾菲对父亲说:“您可以让我尝试两年,如果不行,您再收回去。”女儿的坚定让贾紫焰心里有了底。

  2021年,贾菲也将尝试线上销售,让新的理念与传统的技艺融合,让这份几代人“坚守”酿出的美酒更加醉人。

  主持语:“做一件事,坚持到极致,它就能发光。”

  华龙网记者 姜念月 李春平(实习)/文 李文科 葛彧 受访人/图 李文科/主持

(责编:秦洁、张祎)

本网专稿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原创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

头图推荐

  • 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 9支车队角逐“最强车脑” 5支车队虚拟世界“过招”9支车队角逐“最强车脑” 5支...
  • “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 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减两成 产能翻一番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
  • 智慧社区 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与惊喜智慧社区 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与...

图片新闻

  •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重庆黔江:“挂壁...
  • 先睹为快 智博会上有这些“黑科技”先睹为快 智博会...
  • 重庆力争年内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万辆以上重庆力争年内推广...
  • 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倡导文明驾驶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 铜梁:莲藕产业连成线 乡村富起“一大片”铜梁:莲藕产业连...
  • 刘寒同:17年坚守渔政执法岗 守好母亲河刘寒同:17年坚...
  • 万开云同城化发展驶入“快车道”万开云同城化发展...
  • 唐贞观时期垫江县令王才墓志铭被发现唐贞观时期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