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代都是铁路人,今年是高晓军最后一个春运

退休后买一张火车票 好好看看祖国的山川

2021年01月30日11:20  来源:重庆晨报网
 

  高晓军即将迎来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个春运。2021年春运结束后,在铁路上工作了33年的高晓军就将正式退休。作为成都铁路局重庆火车站的一名普通铁路职工,她的家庭却不普通——一家有五代人都在铁路上工作,为铁路事业奉献了一生。

  高晓军退休后的愿望,是买一张自己曾经无数次售出过的车票,以乘客的身份坐上深爱的列车,从重庆站出发,顺着铁轨前往陌生的远方,好好看看祖国的山川。

高晓军陪伴母亲高丽看菜园坝火车站

  骄傲

  爷爷是成渝铁路第一代司机

  从上世纪初开始,高晓军的太爷爷就在铁路上工作,一直到她的爷爷、爸爸妈妈,下至高晓军的侄儿侄女,都是铁路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晓军的爷爷是成渝铁路第一代司机。1951年成渝铁路通车,第一趟从重庆开往成都的列车就是他驾驶的。家里有一枚珍贵的“成渝铁路通车纪念章”,高晓军小时候想拿出来玩,爷爷从来没有允许。直到很多年以后,她才明白对爷爷来说,首次通车时的光荣任务,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

  在妈妈高丽印象中,爸爸那一代的铁路司机非常艰苦。庞大的蒸汽机车上,除了负责操控机车行驶的司机,还有另外两人——一人负责铲煤、烧火,一人负责监控和瞭望,然后再轮换着操作。六七十摄氏度高温下的驾驶室弥漫着飞扬的煤灰,为了让炉膛里时刻燃烧着煤火,一趟车跑下来,每个人至少要铲三到五吨煤。爸爸每次跑车回来,总是满头满脸煤灰,衣服上也满是油污,根本洗不干净。

  让高丽印象很深的是,当时住在嘉陵五村,也是重庆站的终点。火车返回时会经过一段轨道两边都是山的斜坡,然后减速,开到斜坡上就到站了。每一次爸爸开过这段路,就会在车上鸣笛,告诉家人——自己安全到家了。“爸爸的鸣笛声,和其他火车的鸣笛就是听起来不一样。”高丽到现在还能想起那听上去与众不同的汽笛声。

  汽笛一响,全家人都听得到,她也会飞快跑出来,远远朝着火车头挥挥手。哪怕看不到爸爸,但她觉得,爸爸肯定会看到自己。

  传承

  妈妈传授服务旅客的“技巧”

  高丽经历过的春运,还是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开始出现,第一次出现了“春运”这个概念。

  大家都赶着回家过年。过道里、行李架上、座位底下甚至厕所里全是人,人们挤在一起,熬过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最后连普通绿皮车都装不下了,只能用装货的“闷罐车”暂时装旅客,车上没有厕所,大家只能趁着靠站的间歇跑去站台解决。

  作为值班员,高丽的任务就是在车上补票。然而当时人太多,根本挤不到另外的车厢,怎么办?她就从车厢窗口直接跳下站台,然后再翻进另外一节。

  有一次,她刚翻下车,列车就启动了。没上到车可要耽误工作啊!她赶紧沿着站台跑起来,必须追上这辆车,身上还装着车票和票款呢!情急之下,她一把抓住车窗。几位热心乘客喊道:“把手递给我!”把她从车窗外硬拽了进来,有惊无险地上演了一幕“铁道游击队”。

  还有一年的正月初一,高丽在翻窗时,不慎重重地摔下了站台,万幸的是此时列车还未启动。高丽被同事背进医院,双腿肿了,膝盖粉碎性骨折,双韧带断裂……医生让她休息八九个月,可高丽心里牵挂着铁路,不到半年,脚伤还没痊愈她就坚持又返回列车。

  每次到站后还不能休息,列车员们要忙着擦干净方向盘、扶手和方向牌,让下一趟乘客上车后享受整洁的环境。虽然累,但大家的工作热情都很高。

  高晓军跟旅客打交道的服务“技巧”,很多都是妈妈传授下来的。对于听力不太好的老年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关键字写下来让他们看,一目了然。

  高丽曾经遇到一位脾气很不好的老年乘客,本来是买的软座票,老人嫌远,不肯过去,其他乘务员的话都不肯听。高丽走过去,蹲下身来,轻声细语地说:“老人家,您长得真像我的爷爷,看到您好亲切啊。”因为投入了真情实感,说着说着还掉泪了。对方看到小姑娘态度这么好,也就慢慢地不再生气。于是高丽拉着老人的手,扶着他到了应该坐的座位。

  见证

  春运最忙时增加17个临时窗口

  高晓军17岁时,接了妈妈的班,开始做售票工作。

  尽管没有在列车上,也体会到了春运惊人的节奏。以前春运繁忙期间,大家都堆在窗口买票,24个正式窗口全部开放不够,还要再增加17个临时窗口。高晓军和同事们提前到早上5点就来单位上班,因为不少市民是裹着被子通宵排队,不能让他们等待太久。

  最忙的时候,从早晨一直要忙到中午才能有20分钟短暂的空隙,吃上由食堂送过来的饭,连上卫生间都只能小跑着前去。有时一天要坐上十多个小时。话说多了,坐久了,咽炎、颈椎腰椎病痛,都是家常便饭。春运期间,高晓军随身都带着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床头也摆放着药枕、药贴、神灯治疗仪,每天下班回家,儿子会贴心地给妈妈做颈部按摩,缓解颈椎疼痛。随着火车票的改革,对窗口服务要求更高,比如微笑服务、说普通话等。

  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高晓军还坚持学习英语口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有一年春运,一名外籍旅客来到高晓军的售票窗口,在一番英语对话后,高晓军得知该名旅客将要乘坐动车组列车,而始发站火车北站北广场与购票地点菜园坝相差8公里。高晓军特意画了一张公交车路线图,为乘车提供导航,赢得外籍旅客的称赞。

三个纪念章

  心愿

  买一张车票从重庆站出发

  高丽退休已20年,对铁路的热爱却一直没有衰减。不管在哪里,只要看到和铁路有关的事物,听到和铁路有关的字眼,就会很敏感。

  高丽的父亲热爱铁路,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铁路,这样的精神传给了女儿。高丽也同样传给了自己的女儿。

  高丽来火车站探班,特意穿了一身绣有牡丹的喜庆红棉袄,戴着红色毛线帽。她趁着高晓军休息间隙,跑过来叮嘱:“女儿啊,今年春运是特殊时期,千万松懈不得。”“妈,您放心吧,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给咱们最爱的铁路事业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高晓军笑着望着妈妈,眼神很坚定。

  辛苦了30多年,但能够把南来北往的旅客平安、顺利地送到目的地,高晓军感到满足,又欣慰,充满了成就感。

  高晓军说,退休后最大的心愿,就是买一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车票,从自己工作的重庆站出发,一路坐到新疆,沿途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责编:秦洁、张祎)

本网专稿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原创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