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灵平向村民们分享羊肚菌种植技术
重庆涌现出了许多“第一书记”感人肺腑的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事迹,秀山县里仁镇李高村的“第一书记”周灵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周灵平在任“第一书记”之前是重庆市渝北强制隔离戒毒所生活卫生科科长,在担任“第一书记”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从最初的不适应,到能熟练地说上几句秀山方言;再到发展扶贫产业,跟当地村民结下深厚情谊。
两年多来,周灵平原本白净的脸庞变得沧桑起来,村民们笑称,周书记的皮肤变得跟他带来的羊肚菌一样“蹉跎”。但正是因为这种“蹉跎”,帮助当地村民逐步走上了致富路……
为大家修桥铺路
2019年3月,周灵平来到李高村,这儿到主城驱车需7个多小时。第一次从里仁镇到李高村,半个多小时的山路,把他颠得晕头转向。
周灵平上任后很快了解到,该村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以及发展传统种养殖业,是全县85个贫困村之一。而如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因他没从事过类似工作,所以也心里无底。
很快,他在摸排工作中,发现了比脱贫更为急迫的问题——安全。村里有个地方叫罗马屯,有村民300多人,耕种时需要到河的另一边。晴天时,大家踩着石头桩就可过河;但一到下雨,雨水淹没石头桩,村民就只能多花半个多小时去绕行。不过,一些村民为节省时间,即便雨后也喜欢“踩着石头过河”,非常危险。
周灵平来村后,见此情形多次劝说,但得到的回复往往是“没得事”“习惯了”。周灵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在组织村民开了一场安全防护宣传会后,周灵平决定把自己带来的专项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给大家修桥铺路。
看着小桥建成,村民罗大爷笑道:“有桥肯定是好事哟!毕竟村里好多老人和小孩,这样就再也不用担心安全了!”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大家皆知的道理,但在李高村高林组这个特殊的位置,又多了一些特别的意义:高林组由田家盖、向家盖和何家盖三个小地块组成,都在山上,不便出行,遇到下雨下雪,更是难以通行。硬化路面,是村民渴望已久的事情。
最终,高林组的路面得到了硬化。周灵平说,修桥修路虽不能直接给村民带来经济收入,但只有村里的基础设施打造好了,后续发展才能走上快车道。事实上,李高村也正如他说的那样开始起飞。
亲手试种羊肚菌
“灵平,最近有个羊肚菌的学习交流会,不晓得适合李高村不?你要不要了解一下?”这是周灵平所在单位的领导彭涛所长给他打来的电话,虽然周灵平远在扶贫第一线,但单位领导和同事时刻都惦记着他的工作。
说干就干!去参加了学习交流会后,周灵平邀请重庆市食用菌协会的专家李波强来到李高村。2019年11月,周灵平开始组织村民,种植了近20亩羊肚菌。
“新鲜的羊肚菌一斤可卖近100元,经济价值很高。但羊肚菌较娇贵,如果温度湿度掌握不好,就可能发霉甚至死掉。”周灵平说,为了让村里的羊肚菌事业有更好的发展,他还建了一个20多平方米的大棚,自己尝试种植,准备学会技术后,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给村民。
“周书记,你这个羊肚菌长得好哟,不晓得是啥子味道?”有村民来到周灵平的大棚打探。“不晓得啥子味,那就摘回去尝尝,要是好吃的话,你就自己种!”周灵平说,自己的大棚建在村委附近,就是为了让更多村民看到、了解。
经过两年的发展,如今村里已有两个种植大户在种植羊肚菌,每户每年有10余万元的收入。其他的村民在周灵平的带头示范下,也有许多人开始跟着他学习种植技术,准备加入羊肚菌种植行列。
“说实话,这些羊肚菌我还一个都没吃过,确实数量不多,主要是想吸引大家,所以都被大家摘去尝鲜了。现在村里的种植技术比较成熟了,到时候我准备把大棚送给村民管理,他们富裕了,我也开心了,自己留个念想就好了。”周灵平笑着说。
李高村里遍花香
太空莲种植,是李高村今年发展的主要项目,用产出的莲子进行销售。
村里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种苗、肥料、加工、销售都由合作社提供和解决,栽种过程中农户只需对太空莲进行栽种、管护、收取,消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同时,村里邀请了江西的专业技术员驻村,解决大家的种植问题。
罗雪斌是当地种植大户,全家都参与到太空莲的栽种中,目前已发展了70余亩,每年收入10万余元,在产业的带动下他们一家已成功脱贫。“村里面对我们老百姓的扶持还是非常大的,前期的种苗、肥料以及回收,我们都不用愁。”说起发展前景,罗雪斌非常有信心,也希望自己能带动一部分人脱贫。
如今,李高村成了周边颇具名气的“荷花村”,每年6至10月来这里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接下来打算进一步扩大太空莲的种植面积,同时与相关企业合作,做好产品的深度开发,提升产品附加值,藕田套养鳝鱼、泥鳅,帮助农户进一步提高收入。”
周灵平说,不管是菌香还是花香,对他而言,“村民的荷包鼓了,那才是真香!”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文翰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