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

江北区中医院:医者担当诠释初心使命

2021年08月25日11:39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重庆8月25日电 穿上白大褂,他们背负的是患者性命相托的希冀;穿上白大褂,他们守护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穿上白大褂,他们面对的是随时与死神争分夺秒的紧张……而脱掉这身白大褂,他们也不过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

  现在,我们走进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去看看这群普通人在医院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推动着医院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内二科(脾胃病)副主任中医师李芳正在检查患者体征状况。江北区中医院供图

  潜心钻研 做患者信赖的“好朋友”

  今年是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内二科医生(脾胃病)李芳成为医生的第十三个年头,最初想要成为一名医生的原因是为了拯救自己,拯救家人。但成为医生后,李芳的拯救对象成为了坐在自己面前的病人们。

  2009年,一位八十岁高龄的患者找到了李芳。肾功能下降、冠心病、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缠身,此时的老人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面对这一情况,李芳告诉老人,自己一定会尽力帮助他。

  治疗肾病的经验不丰富怎么办?带着拯救病人的信念,李芳咨询自己的老师,求助肾病方面的专家,查询相关的文献,把全部的注意事项写下来压在自己的桌板下,告诉病人该怎么做。医院没有治疗的药物怎么办?李芳又特地向医院申请。“我不怕麻烦,我觉得可以帮助到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老人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老人及老人的家属成为了李芳的“铁杆粉丝”。直到2020年,九十岁的老人由于多种疾病并发,再次找到了李芳。

  面对李芳的犹豫,家属告诉她:“你知道吗?没碰到你之前我走了多少医院,这次你尽力就行,我相信你。”

  一句简单的“我相信你”,扫去了李芳原本的胆怯。她和老人、家属一起战斗2月余,最终因病情复杂,多脏器衰竭,老人还是走了。但是家属仍心存感激,过年过节时,李芳的手机里总是会收到他们的祝福短信。

  “从医的道路很艰难,但很多时候病人的感谢让我离不开这个岗位。”能够为病人带来健康,给他们带来生活的希望,这让李芳觉得自己的职业更有价值,人生也更快乐。

儿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秦耘正在为小患者问诊。江北区中医院供图

  妙手仁心 做患儿健康的“守护者”

  2008年,通过人才引进,秦耘进入了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从医四十载,秦耘以自己过硬的医术为无数患儿带来健康。

  1981年,秦耘被分配到丰都县社坛区的基层医院工作。在这里,秦耘见到了太多穷苦的病人。彼时的国家百废待兴,多数地区医疗条件较差,水平有限,尤其是广大农村更是缺医少药。看着一个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因疾病雪上加霜,看着一个个老人本该颐养天年却因疾病痛苦不堪,看着一个个孩子本该笑容灿烂却因疾病愁容满面,有什么比救死扶伤更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呢?于是成为一名好医生的志愿便在秦耘内心扎下了根。

  一位携着女儿的母亲找到了秦耘,原来女孩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多家医院治疗后效果始终不见好,动辄上万的治疗费让这个家庭心灰意冷,于是在听人介绍后,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了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儿科秦耘的诊室,这已经是这个家庭最后的希望。

  当血小板低于50×10^9/L时,有可能引发内脏出血,低于20×10^9/L则可能自发出血倾向,导致颅内出血。小女孩情况已经十分危急,这令秦耘忧心不已。虽然自己也想极力治好这个孩子,但由于是第一次接诊这类疾病,她也没有万分的把握。于是她告诉家长可以先让孩子服用中药,但是不能保证不发病,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就随时到医院找她。

  为了治好小女孩,秦耘精心为她制定诊疗方案,仔细斟酌每味中药及用量,在病情反复危重时毫不犹豫地配合西医治疗。两年后,小女孩痊愈了,秦耘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从医四十年,秦耘从一个医学生,到一名小大夫,再到一位带头人,一路上有披星戴月的艰辛,有无力回天的无助,有不被理解的无奈,有疏忽家人的亏欠,但她唯独没有打过退堂鼓。她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好医生,就当忍住寂寞,耐住清贫,持住操守,守住初心,而她也将用一生来践行这份初心。

麻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纪成城在手术室与其他医生讨论患者状况(左)。江北区中医院供图

  无影灯下 做患者生命的坚实“后盾”

  疼痛被称为第五大生命体征,而麻醉学应对的就是疼痛。提及麻醉医生,许多人并不熟悉,认为麻醉医生只需要在手术当中给病人打一针就完了。其实不然,正是麻醉的诞生才成就了手术二百年,正是现代麻醉学的发展,才使很多复杂手术得以实施,才使现在的手术越来越安全。在每一台手术中,患者的呼吸、心跳、血压、体温、内环境的平稳等全部由麻醉医生来调节和把控。因此,在手术台上,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1997年,纪成城进入医学院学习麻醉专业,成为我国高校第三批培养的麻醉专科人才,2009年来到了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麻醉科。

  60多岁的老太太因为股骨颈骨折急需手术治疗,但由于患者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都有4~5年,各项化验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都很差,因此骨科医生找到了纪成城,让他评估患者是否能够进行麻醉手术。“说实在,当时我压力是非常大的,这样的患者在我们医院还没有做过手术。”尽管这样,但患者及家属仍旧一再坚持要在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最后在手术团队进行充足、细心的准备后,老太太顺利通过了手术麻醉这一关,术后恢复也十分理想。

  然而身体的好转让老太太放松了警惕,一年后,患者再次因为骨折来到了医院。“来之前他们已经去了很多医院,因为风险太大就没有做手术。找到我们后我也和骨科医生商量了下,风险确实太大,不适合做手术。”就这样,老太太的家属带着她回家了。然而一月后家属再次带着患者找到了科室要求做手术。这一次,为了解除纪成城和骨科医生的顾虑,家属书写了免责书。面对家属和患者坚定而渴望的眼神,麻醉科主任纪成城及骨科医疗团队反复讨论,制定个性化的手术麻醉方案后,同意了患者的手术要求。

  相比较一年前,此时的患者情况更加复杂,心衰指数远高于35000,已经“爆表”,因此,为了手术能够安全进行,纪成城及其团队选择用自己最熟悉擅长的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

  纪成城介绍,这种麻醉方法对病人的影响最小,也是麻醉团队最拿手的一种麻醉方式。在所有人的齐心协力下,老太太最终平安下了手术台。

  “我没想过学医,因为我觉得医生责任太重大了。跟生命打交道,我害怕自己没有这种能力或者担当去把病人治好。”虽然年少时从未想过从医,但既然踏上了医生这个职业,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纪成城选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患者解决病痛,践行着医者治病救人的初心。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作为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以李芳、秦耘、纪成城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们,在公立医院党管人才的原则下,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用一身白衣、一颗红心换人民群众放心、安心、舒心就医。(陈琦、刘林杰) 

(责编:陈易、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