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名嘴进山村 用乡土话传递党的好声音

1月5日,渝北区石船镇石壁村法治广场“铜锣山下小讲堂”,一位理论名嘴正在向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见习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讲得好!我们喜欢听。”1月5日,渝北区委宣传部组织4位理论名嘴走进石船镇“铜锣山下小讲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平实的乡土话,曲艺、金钱板等形式,受到当地干部群众欢迎。
这4位理论名嘴分别是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区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刘文长;区“理论麻辣烫”宣讲团成员、渝北区文化馆临空艺术团曲艺演员张珂;石船镇“铜锣山下小讲堂”宣讲员晏浩然;渝北区金钱板非遗传承人汪清兵。
5日下午3点,在位于石船镇石壁村法治广场的“铜锣山下小讲堂”,4位名嘴轮番登台,为现场观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啥子叫守正创新?就是把好的传统保留下来,同时又根据时代发展有所创造……啥叫胸怀天下?就是我们不能只关心自己屋头那一亩三分田……”30余年一直坚持用大白话讲深理论的刘文长,这次宣讲的题目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西边不亮东边亮,两相对比分下上。”张珂的宣讲题目是《话说中国式现代化》。曲艺演员出身的他,用贯口、押韵等技艺,一气呵成讲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听众觉得很过瘾。
晏浩然在讲《共产党人的“粮”心》时,用乡村流行的土话、言子,讲述大食物观,反映共产党人为让老百姓吃得安心舒心所付出的努力。大家听了不住地点头。
“绿水青山,百花齐放,退耕还林美化家乡,村村通的公路平坦宽敞……”汪清兵带来的金钱板《党的二十大精神放光芒》,让大家感到很亲切。
“宣讲鲜活、接地气,听了很受鼓舞。”村干部范智说,几年前,他大学毕业后回村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我希望能吸引更多有志向有追求的年轻人回乡,一起建设美丽乡村。”
2021年11月,石船镇创新开办“铜锣山下小讲堂”特色流动讲堂,把讲台从会议室、报告厅搬到学校、社区、院坝、企业、军营等,通过让宣讲员与群众面对面,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话语,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理论宣讲传递到广大群众中。
去年以来,渝北区已组织“百姓名嘴”深入田间地头、社区院坝、工厂车间等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宣讲活动1000余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 陈国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渝北:“小讲堂”让理论宣讲“声”入人心
- “铜锣山下小讲堂”现场。人民网 刘政宁摄 人民网重庆1月6日电 (刘政宁)“你看,咱们新农村也变了样,乡里乡外百花香,生产生活有了保障,家家户户都有余粮……”1月5日下午,伴随着清脆而有节奏感的金钱板敲击声,端坐在重庆渝北区石船镇石壁村法治广场的群众,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台前宣讲的“理论名嘴”汪清兵,聚精会神地倾听他带来的宣讲。…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