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古人如何過中秋?看看這些古代著作中的國學和民俗

2022年09月12日09:11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佳節到來之際,這是收獲的時節,也是團圓的時節。我國古代的不少著作裡,也有不少關於中秋民俗的記錄。近日,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央視“百家講壇”欄目主講嘉賓、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武黎嵩,請他來講講古典文學中的中秋習俗。

《紅樓夢》裡看團圓

紅學家周汝昌先生曾說,“如果你想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為便捷的辦法就是讀通了《紅樓夢》。”所以,談中國古代中秋民俗,首先就要談《紅樓夢》,武黎嵩這樣告訴記者。

《紅樓夢》中共出現了三次中秋:開篇第一回,賈雨村與甄士隱對飲賞月﹔第二次則比較隱晦,與秦可卿有關﹔第三次最精彩,寫到了賈母帶全家老小中秋賞月的情形,曹雪芹細致刻畫了賈府中人是如何慶祝這一團圓佳節的。

從原著內容來看,集中展現古人中秋民俗的正是第三次中秋描寫。關於這個畫面,書中是這樣寫的:“當下園之正門俱已大開,吊著羊角大燈。嘉蔭堂前月台上,焚著斗香,秉著風燭,陳獻著瓜餅及各色果品……賈母盥手上香拜畢,於是大家皆拜過。”武黎嵩表示,從賈府的角度可以看出古代大家族是如何過中秋的,除了看重熱鬧和團圓,在中秋夜團聚時,一家人還要在長輩帶領下焚香祭月。

同時,這段中秋祭月的描述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古代的中秋活動以女性為主導。賈母作為大家長,帶著大家祭祀,參與的雖有男眷,但對他們的描述僅寥寥幾筆,顯然比不得女眷們的雅致。從《紅樓夢》來看,除了拜月祭月,家族成員還有分食月餅、水果,折桂、賞花、作詩等過節習俗。

《禮記》中記載民俗

作為最主要的中秋民俗,祭月的傳統由來已久。“中國古代有祭月習俗,所以中秋節也是祭月之節。”武黎嵩介紹。

關於祭月習俗,《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武黎嵩說,“這裡的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期,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祭月民俗逐步傳到民間。農歷八月十五左右,許多作物已經成熟,中秋因此也成為收獲的時節,收獲之后,老百姓便要奉上豐收的果實以祭祀祖先、感謝神靈。與此同時,人們自己也要在中秋之夜慶祝享樂,節日由此成形。”

從東漢《吳越春秋》、西漢《淮南子》來看,中秋祭月還與月神和西王母相關。傳說中,嫦娥奔月是偷吃了西王母靈藥。而在明清時期,祭月在月亮崇拜之外又夾雜了百姓一些其它心願,比如祈求多子多福等。

宋代百姓民間歡慶

嚴格來說,與祭月不同的文人中秋賞月民俗,目前最早見於魏晉時期。武黎嵩表示,《晉書》中記載:“謝尚時鎮牛渚,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歐陽詹《玩月詩序》雲:“玩月,古也,謝賦、鮑詩、朓之‘庭前’、亮之‘樓中’皆玩月也。”可見,當時已出現文人有組織的賞月活動,這種賞月活動是與民間信仰及官方的祭月儀式不同的自由的審美活動。

賞月與拜月真正成為中秋民俗則是在市民社會高度發達的宋代,作為團圓夜的中秋,也開始成為屬於中國人的傳統的浪漫。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裡記載,中秋夜家家戶戶“安排家宴,團圓子女”。由此可見,中秋夜逐漸形成了富貴人家張燈結彩、民間百姓酒樓玩月的社會氛圍。

更詳盡的記錄出現在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裡,書中寫道:“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彩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歡慶節日的愉悅氣氛,為當時帶來了廣泛的文化消費,這與宋代的商品經濟大發展顯然也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

傳統歲時節慶是民眾對於過往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傳承。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仍然在中秋之夜寄托情懷、思念親人,年復一年的慶祝深植於民眾的集體文化記憶之中,產生潛移默化的文化認同。

開學古文推薦>>>

時下正值新學期開學,對於廣大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武黎嵩也從歷史學者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考慮到有的同學閱讀古文有困難,不妨引導孩子從相對簡單的文本入手,比如《論語》《紅樓夢》就是不錯的選擇。同時可以嘗試多接觸經典文學作品,比如詩詞韻文類的《楚辭》《唐詩別裁集》《昭明文選》等。另外,《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等也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語感和對古文的熟悉程度。”武黎嵩強調說,要在閱讀古典著作的同時,找到並培養自己的興趣點,“對唐朝感興趣的同學多讀唐詩,對宋代感興趣可多讀宋詞,熟讀成誦,脫口而出,博約相濟,不單對於語文素養,對於整個人格培養都是極好的。”

本報記者 趙欣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9月12日起 重慶中心城區將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
  人民網重慶9月11日電 (劉政寧、姚於、劉敏)9月11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負責人介紹了相關情況。 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楊琳介紹,當前全國疫情多點散發,疫情形勢嚴峻復雜。…
天橋修好為何遲遲不用?大渡口:整改后已通行
  人民網重慶9月11日電 (陳琦)“感謝政府關注及幫助,解決了我們的出行問題!”近日,來自重慶市大渡口區的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對自己反映的問題得到解決表示感謝。 原來,2022年7月22日,該網友通過“領導留言板”向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反映,位於大渡口區輕軌5號線跳蹬站橫跨華福大道的天橋在6月份就已經全部修好,設施也已經完善,但至今沒有開放使用,導致行人必須繞道前方100米的臨時斑馬線穿過馬路乘坐地鐵。…
連續7天無社會面新增 重慶本輪疫情得到有效處置
  人民網重慶9月9日電 (劉政寧、姚於、劉敏)9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負責人介紹了相關情況。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介紹,9月9日0-12時,重慶市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已連續7天沒有社會面的新增感染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