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創新村居法律顧問工作機制
律師每月駐村值班、提供法律服務,已參與調解5000余件

![]() |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06日 11 版) |
“鄉親們注意,我們村的法律顧問來啦,有要咨詢的,請到村委會來!”
這樣的大喇叭廣播,在重慶市江津區先鋒鎮保坪村裡時常響起。近年來,法治進村活動已經成為打通法律服務“最后一公裡”的重要舉措。“有事就找駐村律師”,被更多村民所認可。
“周律師,這個土地流轉協議,我簽不簽?”50多歲的村民魏遠榮有些疑惑。原來,長期在外打工的魏遠榮,擔心土地流轉收不到錢,面對保坪村觀光休閑農業基地——雨仙農谷項目的土地流轉協議,她很是遲疑。
“魏大姐,簽不簽協議肯定是你自己說了算。我來跟你聊聊相關的法律規定,你再考慮簽不簽。”駐村律師周佑興一邊說著,一邊拿起身旁的民法典。周佑興詳細介紹了土地流轉過程中涉及的法律問題,講解了出租方享有的權利,以及承租方違約時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周佑興耐心細致的講解,讓魏遠榮逐漸拿定了主意。正准備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時,她又問道:“我長期在外地,后續有不清楚的地方怎麼辦?”“在線上也可以找律師。”周佑興打開自己的手機界面演示,“在‘重慶村居法律顧問服務’小程序裡,你可以通過文字、語音、視頻向駐村律師‘一對一’咨詢,隨時隨地線上獲取法律服務。”
自2021年以來,重慶市司法局、律師協會在全市多個鄉鎮開展法治進村活動,落實50萬元專項資金,組織律師作為村居法律顧問定期入駐村委會,並建立起律師與法治聯絡員、村(居)兩委班子、村民的線上溝通機制。目前,重慶駐村律師累計接待咨詢1.1萬余件,參與調解5000余件。“我們每月都要駐村值班,接受村民面對面咨詢,幫群眾分析一個個具體問題,為群眾解決矛盾糾紛。”周佑興說。
為幫助鄉村企業防范法律風險,妥善化解企業遇到的矛盾糾紛,重慶市律師協會有針對性地持續開展“法治體檢”活動,組建41個律師服務團進行幫扶,對項目實施、用工薪酬、土地流轉等法律風險點進行全面梳理。截至目前,已累計向374家企業提出法律建議1530余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渝北:“小講堂”讓理論宣講“聲”入人心
- “銅鑼山下小講堂”現場。人民網 劉政寧攝 人民網重慶1月6日電 (劉政寧)“你看,咱們新農村也變了樣,鄉裡鄉外百花香,生產生活有了保障,家家戶戶都有余糧……”1月5日下午,伴隨著清脆而有節奏感的金錢板敲擊聲,端坐在重慶渝北區石船鎮石壁村法治廣場的群眾,目不轉睛地盯著正在台前宣講的“理論名嘴”汪清兵,聚精會神地傾聽他帶來的宣講。…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