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重庆时刻系列报道

抗击疫情,从“心”开始

刘新吾 刘政宁

2020年02月06日09:53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谢谢你们,疫情当前,你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来帮助我们,让人感动!”近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吴波老师接到一位曾患有更年期抑郁症的母亲打来的电话,她对当下的处境很是恐慌。经过十几分钟的交谈,这位母亲感觉自己的烦躁和恐惧感有了很大改善,在电话那头连声说着感激之语。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西南大学自1月29日起面向社会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为受疫情影响的民众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热线电话由学校11名经验丰富的咨询师接听,他们都是心理咨询方向的专业教师,很多参加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等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心理援助工作。

  热线开通几天以来,已接到百余个求助电话,求助者主要来自湖北武汉、黄冈、广水以及重庆、贵州、四川、山东、内蒙古等地,主要咨询的问题涉及到紧张焦虑、强迫心理、迷茫无措、家庭关系紧张、惶恐心理、心理压力非常大、失眠等。

张新荷老师在接听心理援助热线。西南大学供图

  一通通热线电话,将身处各地的求助者和咨询师们联结到一起。一位内蒙古的老人两次打来电话求助却都匆匆挂断,只因担心长时间占线可能影响其他人求助。考虑到老人不会使用微信,负责接待的咨询师张新荷主动调整方式,用手机回拨过去安抚老人心情。求助者深受感动,在她耐心的开导下,老人心情也好转起来。

  接线咨询电话的王芮言老师已有8个月身孕,她没有丝毫犹豫就加入团队。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开通首日,王芮言一天接到了十几个来电,每一通来电都揪着她的心。其中一位女性求助者从武汉打来电话,电话一接通就听见她在哭泣。王芮言不停地安抚哭得撕心裂肺的她,足足十多分钟后,求助者才能哭着说话。

  此时,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史慧颖立刻接着为这位求助者进行了40多分钟的电话咨询,才让她最终平静下来。“谢谢你们在我最需要关怀的时候能够聆听,我现在好多了!”听了求助者的话,史慧颖和王芮言终于放心了,也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欣慰。

  作为曾参与汶川地震前线西南大学心理援助队的老兵,张仲明老师的咨询一开始,就遇到一位出现了明显应激反应的求助者。通过长达40分钟的微信语音电话沟通,求助者最终笑着挂断了电话,张老师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15分钟之后,求助者发来微信“真的好多了,谢谢您”。看到这个信息,张仲明内心满满的自豪。

  2月1日,王卫红老师值班。他接待的求助者中有一位是儿子在武汉读博士的母亲。她的儿子从武汉回渝,目前基本过了观察期,身体未出现任何问题。但这位母亲仍然很担忧,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王老师与这位母亲分享了当前疫情的信息,建议她理性看待目前的状况,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反应,是源于对儿子的关心。在王老师的建议下,这位母亲开始从建设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儿子未来的婚事,将来的家庭生活等。

  连日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咨询团队的专家们一坐在电话旁、电脑边,几乎就很难再挪得开,甚至吃饭喝水都没有时间。这种义无反顾的情怀,就像是一束光,专家们用自己心中的光,点燃求助者心中的光,并让这束光继续照亮身边的人。

(责编:刘政宁、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