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2月12日电(陈琦、刘敏、姚於) 2月12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重庆市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主任医师龙江通过两例确诊案例,详细分析了新冠肺炎病毒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传播,以及如何被主动阻断的。
案例一:同天同一时刻刷卡乘公交车 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有确诊一个病例,我们反复进行调查,怎么都无法找到患者感染来源。”龙江说,患者每天活动很简单,早上8:30左右出门坐公交车到某体育馆打乒乓球,然后中午12:00左右回来,之后不再出门。感染来源就成了一个谜,让调查人员无法溯源。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公安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把患者发病前的活动轨迹调了出来,时间精确到分。经过详细比对,忽然发现这个患者发病前有一天早上乘坐公交车去体育馆打球,而另一个病例确诊恰好也在这一天的这个时间乘坐公交车去医院看病。
经过交通部门核查两人的公交卡刷卡记录,发现两人在同一天同一时刻乘坐了同一辆公交车,乘车刷卡时间精确到了秒,证明两人是在同一地点上车并且相隔很近。当时看病这个人是戴了口罩的,但是在公交车途中他又把口罩摘下来了一段时间。另一人一直没有佩戴口罩,所以传播链一下子就被有力的证据证实了。
案例二:武汉返渝他做好居家隔离 保护了亲人朋友邻居
另一确诊病人,某公司营销人员,1月底确诊,病例12天前乘坐某航班至武汉出差,10天前从武汉乘坐另一航班返渝,正常上班2天后自行居家隔离,5天前社区上门访视时测量患者体温显示正常,3天前出现咽痛、咳痰、流涕等症状,自行服药无好转,1天前再次就诊确诊。
病人一直做好居家隔离,谢绝亲朋好友访问,出门均戴口罩,也未有聚会等情况,经专业人员经详细调查,确认的密切接触者仅2人,目前均正常,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亲人,得到亲戚朋友以及邻居们的高度赞誉。
“这些案例强有力地说明了,只要你外出就有了被感染的机率,聚会加快传播。”龙江提醒市民,一定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控工作,做好不聚集、不出门、严格落实居家自我隔离,阻断病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