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能共进 四阶分类 五维引领
开州职教中心 创新教师培养 蓄能高速发展
近年来,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基于市级规划课题《基于团队研修的“5+1”活的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突破口,瞄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发展“立德树人、实践教学、教学创新”三项关键能力,破解制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和难点,切实提升教书育人本领,打造职业教育“工匠之师”。
立德为先
多元路径育“人师”
不久前,当开州职教中心党政办刘小铭老师因拾金不昧,收到来自失主“拾金不昧暖人心,品德高尚正气扬”的锦旗时,他淡然一笑:“这是学校一直鼓励我们做的,也是我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做的。”
近年来,以刘小铭老师为代表,一支无私奉献、师德高尚的教师“人师”队伍,成为开州职教中心最亮眼的名片之一。
学校瞄准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间的差距,通过营造环境、完善考核标准、加强科研研究、开展主题活动等多个维度,构建起教师队伍“立德树人”之德的多元提升路径。
区别于以往的职业考核评价标准,开州职教中心把师德作为教师评估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年度评议制度,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通过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在全体教师中培育敬业爱生、育人奉献的高尚品格,树立良好师德的好教师形象,推动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形成良好的“人师”成长环境。
此外,学校还利用教师节、国庆节、“人师”宣传教育月等,开展教师表彰、“立师德、铸师魂”主题演讲活动等,营造师德师风建设良好氛围,促进教师师德的养成;围绕“人师”建设工作广泛开展课题研究,教师通过对师德的研究和对“人师”养成的研究,切身领会如何加强自身的“人师”素养。
因材施育
分层培养个性“技师”
先后培养8名市级骨干教师、3名市级学科名师,培育了4个区级名师工作室;教师获市级以上教学比赛奖项35项,发表课改论文460余篇,出版发行专业教材45本……
翻开开州职教中心近年来的教师发展成长记录,处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呈现出个性成长、多元成长的良好态势。
在开州职教中心看来,学生需要因材施教,教师也需要因才施育,才能激发出教师队伍最大的活力。
学校将教师按照新锐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名师、双带头人“四阶分类”,为每一位教师找准职业发展定位,构建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1+X”模块化课程,分别实施“琢业成长”“精技提升”“精英引培”“先锋培育”工程。
以新锐教师琢业成长工程为例,学校促成每位新教师与骨干名师师徒结对,教学相长,共同进步;通过每年举行青年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教师综合才艺大赛,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实现新锐教师卓越成长。
近年来,学校以师徒结对实现91对新教师与骨干教师对接;遴选校内108名优秀教师,企业双向、分类培养高端“三能”师资;通过“教学名师+技术技能大师”“企业名师+专业骨干”抱团式发展,实现了4个企业“技能工坊”引进来,3个校内“名师工坊”走出去,培养了学科名师、专业名师20余人;通过“党建+专业”双向带头人培育机制,育好“领头雁”12人,实现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工作融合共进。
团队研修
教学创新求突破
中等职业教育面向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职业、不同岗位,需要教师具备教育知识、课程教学知识、职业背景知识和通识知识。
在这样的理念认识下,开州职教中心健全发展保障制度,引导教师回归教学本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六大专业部为基础,开州职教中心成立了15个研修团队,以专业(学科)名师为核心,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3类课程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3个层面,为不同专业(学科)教师发展寻找“生态伙伴”,组建起多个跨领域、跨学科的“3+3”教学创新团队。
以跨域团队为单位,以教学改革为中心,学校将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流程重构、专业教学资源开发、课程结构再造、学习管理与评价等建设内容分解成典型工作任务,以项目驱动研修任务。以教师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包括人才培养改革、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创新驱动在内的考核体系,进一步增强教师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跨域研修团队的成立,打破了传统的“单科独进”模式和学科思维界限,教师团队的凝聚力、积极性、荣誉感被极大激发,变被动成长为主动进步。
近年来,开州职教中心参加市级以上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获奖265项;就业学生连续5年用人单位好评率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0%;学校承办了重庆市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和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会,市内外120余所学校到校参观学习;学校教师培养经验在市内外多个学校推广使用。
文秀月 许珊 覃燕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