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镇就业扶贫车间。 吴国超摄
人民网重庆2月1日电 重庆市秀山县溪口镇龙洞居委会,因毗邻包茂高速玉屏下道口,交通便利,依托这一优势,脱贫攻坚以来,该居委会以夯实党的建设为基础,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通过招商引资,持续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升级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撑,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基层党建 夯实基层基础
龙洞居委会位于溪口镇南部,由原玉屏乡白岩头、龙洞、杨柳坝3个村居合并而成,全居共辖9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252人。“因为人口数较多,工作任务相比其他村居更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村支两委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溪口镇龙洞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赵相文认为,要建设好龙洞居委会,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 吴国超摄
一方面是加强村支两委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龙洞居委会还坚持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中,用“党建+扶贫车间”模式,抓牢产业发展,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0年5月,在龙洞居委会党支部的指导帮助下,溪口镇龙洞鞋业有限公司成立了非公党支部,发展党员5名。与此同时,龙洞居委会党支部还选派2名具有党建工作经历的党员到公司党支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和指导其开展党建工作。
龙洞鞋业有限公司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坚持树标杆、促合力,引导员工听党话、跟党走。5名党员均为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按照“1+20”模式,即由1名党员担任车间主任,带领20名员工一起干。同时,通过开展“党员+贫困户员工”帮扶,由每名党员帮扶5-8名贫困户员工,负责教育管理、传授技术,车间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居委会党支部为中心,公司党支部为辐射,不仅夯实了基层党建基础,还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驻龙洞居委会第一书记张晓峰说。
抓产业发展 夯实经济振兴中流砥柱
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必要措施,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龙洞居委会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稳中求进总基调,不断优化升级第二产业。
2019年7月4日上午,溪口镇龙洞居委会扶贫车间--秀山县龙洞鞋业有限公司在阵阵掌声、欢呼声、鞭炮声中开业,40余名当地群众在家门口走上了工作岗位。
工人在鞋厂务工。 吴国超摄
“打造扶贫车间既壮大了居委会的集体经济,又给当地群众特别是建卡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据张晓峰介绍,秀山县龙洞鞋业有限公司是由溪口镇党委、政府通过引进外商投资,与龙洞居委会联合创办的扶贫就业车间,龙洞居委会集体经济占股10%。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公司先后建成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注塑车间、针车车间、聚氨酯车间、底片车间及印花车间,公司现有员工105人,其中,建卡贫困户35人、低保户5人、残疾户2人。目前,日均生产各类鞋子4000余双,主要销往湖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月产值达百万元。
如今,龙洞鞋业成功申报鞋子品牌“宸足康”,完成从低端市场到中高端产品开发的过渡。“今年,我们计划对车间进行扩建,对原生产线进行提档升级,降低产品残次品率,进一步增加工作岗位,努力实现300人就近就地目标。”张晓峰道,龙洞鞋业已成功申报二期扩建工程,计划在原厂基础上扩建3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增设3个大型车间和中高端产品生产线,打造一个属于龙洞居委会的就业扶贫工业园。
发展产业多元化 实现三次产业全覆盖
“扶贫车间仅仅是龙洞居委会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项目之一,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了370亩黄精产业。”据赵相文介绍,为形成多种经济发展形式共存的商品经济模式,2020年初,龙洞居委会还采用“黄精+脐橙”套种的模式在当地发展370亩中药材产业,当地居民以土地入股,产业见效后,种植大户、居民、集体按照6:3:1的比例进行分红。
代养猪场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 吴国超摄
2020年4月,2个占地10余亩的代养猪场成功落户龙洞居委会道流溪组。“项目总投资450万余元,资金来源是我们向农委申请的财政涉农整合资金。目前两个猪场的主体建设工程已基本完工,计划在2021年2月底进行投产,预计可年出栏生猪4000头左右。”张晓峰说,龙洞居委会已和德康集团达成合作协议,由德康集团自行承担猪苗、技术和后期销售,龙洞居委会按养殖规模收取代养金,除开猪场日常运行所需的开销外,代养余下的资金全部进入村集体账户。
郝家院子组“龙洞”溶洞口。 吴国超摄
“下一步,我们计划围绕‘龙洞’天然景观打造一个乡村旅游综合体。”赵相文口中的“龙洞”是位于当地郝家院子组的一个溶洞自然特色景观,“龙洞”内部长约2公里,拥有千丘梯田、孔雀蛋、神仙水等众多天然奇型石钟乳,惊异于如此奇特景观,当地人便将此溶洞称呼为“龙洞”,这也是龙洞居委会的名字由来。
目前,龙洞居委会已初步形成三次产业全覆盖的产业多元化发展模式,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三次产业在龙洞居委会得到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志智双扶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去年端午节,我把赵书记送我养的土猪卖了,又买了两头小猪仔,现在小猪仔都快200多斤了!”在居委会村支两委的帮助下,低保建卡户陈启林克服“等靠要”思想,从“懒汉”转变成为致富的勤快人,一改往日懒散的状态,发展起了生猪养殖。
“提整居民精气神,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志智双扶是核心驱动力。”张晓峰说,“为此,我们运用了参与式创新自治的方式,开展座谈会,制作居民履职手册、爱心超市积分卡,引导形成居民互相监督、共同自治的格局。这样做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居民参与度大幅提高,村里的卫生环境更好了,居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爱心超市”积分手册。 吴国超摄
龙洞居委会居民履职手册以户为单位,内容涵盖各类缴费明细和卫生检查情况,手册上标明了每户卫生清理范围。张晓峰说。“对于卫生情况比较好、有诚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家风较好的建卡贫困户,我们还会给其评分,他们凭借积分手册上的积分,可以到居委会指定的爱心超市换取生活物质。”
居民履职手册和爱心超市积分等措施的推广,得到居委会居民的充分认可,也助推龙洞居委会脱贫攻坚工作步入新台阶,村民“等靠要”的思想基本得到杜绝。据统计,2020年龙洞居委会扶贫小额信贷贷款率达到了91.2%,在秀山位列全县前列。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初,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龙洞居委会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修建的党建图书室正式投用。图书室现有藏书1000余册,主要有党的理论政策、惠民政策、文学作品、农牧业种养殖以及法律知识等各类图书。(刘政宁、吴国超、黄海平)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