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國初戀之城” 邊城旅游蝶變破局

2021年06月03日08:45  來源:重慶日報網
 

秀山縣洪安古鎮洪茶渡口及拉拉渡。(秀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5月11日,“沿著高速看中國·重慶”採訪組一行沿G65(包茂高速)繼續前行,邊城洪安,就在眼前。

  秀山縣洪安古鎮地處渝湘黔交界之處,亦是沈從文筆下《邊城》的原型地,“邊城”也由此得名。

  初夏時節的清水河,粼粼清水江上,拉拉渡船從歷史的薄霧中緩緩走出,被歲月打磨得溜光的渡索歷久彌新。游人靜坐碼頭老街,耳畔是艄翁漁婦講不完的動人故事……

  洪安邊城

  保留著原生態和古朴

  多少年來,沈從文細膩的筆觸,讓人們牢牢地記住了一座“邊城”,對爺爺和翠翠守候的拉拉渡,更是心馳神往。

  “很早就看過《邊城》,也一直計劃著到邊城看看。”拉拉渡船上,來自天津的游客曾靜斜靠船舷,看著清水江裡魚蝦嬉戲。

  拉拉渡船靠岸,下船,踩著堅實而厚重的石階,沿碼頭前的階梯拾級而上,“一腳踏三省”的洪安古鎮,這才正式亮相眼前。

  全長1000多米的洪安老街安臥於清水江畔,靈秀中更顯端庄。徜徉古鎮,曾靜發現,在這裡不僅能尋覓到諸多《邊城》裡的景物,人們還能從古鎮裡遺存的二野司令部舊址、西南服務團陳列室、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南紀念碑等“紅色遺跡”,感受半個多世紀前的烽火歲月。

  “有情懷、有美景和美食,還保留著沈從文書中描寫的原生態和古朴。”在曾靜看來,正是這份原生態和古朴制約了洪安旅游的進一步發展,“最多兩個小時就能逛完,線路比較單一,也很難說有精品景點。”

  邊城旅游

  依舊“養在深閨人未識”

  “目前,洪安的旅游還停留在過境游,幾乎沒有過夜游,旅游附加值低。”洪安邊城旅游開發指揮部項目辦負責人唐鋒坦言,洪安現在隻能基本滿足游客在游和吃方面的需求,存在著旅游線路單一、旅游消費上不去、配套設施落后、精品景點缺乏、業態單一等問題。

  “洪安是《邊城》的原型地,山環水繞,景色優美,形成了獨特的視覺效果。人文資源穿插其中,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散落分布,優越的條件為其發展觀光游覽、養心休閑度假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唐鋒介紹,洪安旅游資源類型豐富多樣,但大部分旅游資源等級較低,無法直接吸引旅游者眼球,提升景區知名度存在難度。

  全域旅游

  打造“中國初戀之城”

  洪安邊城旅游,如何走出困境?

  5月11日,唐鋒帶著“沿著高速看中國·重慶”採訪組一行來到了建設中的“三省風情街”。

  “我們圍繞‘文化體驗游’,利用洪安古鎮‘一腳踏三省,三省共一城’的地理優勢,著力打造三省風情街。”唐鋒介紹,秀山將跳出邊城古街進行旅游規劃,將貴塘壩、三不管島、三省風情街延伸至鳳鳴湖水庫,進行整體打造。

  三省風情街正是先期啟動的項目之一,其將充分展示渝湘黔三地民風民俗、飲食文化、建筑特色,讓游客充分體驗邊城民俗風情。

  洪安還將按照“山+水+鎮”的肌理格局,依托古鎮古街、青山綠水、民俗文化等資源規劃形成“一環一帶一廊三心四片”的空間結構布局,打造以沈從文筆下《邊城》為原型地的洪安歷史文化古鎮核心景區,力爭2021年建成為國家級4A景區,爭創國家級5A旅游景區。

  在景區建設方面,當地將依托記憶邊城、歡樂邊城、風情邊城、野趣邊城四個片區,立足邊、玩透水、做大情,深度挖掘邊城文化,展示三省民俗風情,突出愛情主線,打造集文化觀光體驗、民俗體驗、康體養生等於一體的“中國初戀之城”。

  本報記者 陳維燈

(責編:陳易、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