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川渝黔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视频会召开。
人民网重庆3月6日电(陈琦)“关于海外输入问题的防控,请问重庆、四川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请问两地的无症状感染者占比有多少?”……今日下午,川渝黔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视频会议在重庆市卫健委召开。三省市有关专家分别在疫情现状及风险评估、防控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视频研讨。
四川省疫情防控组常务副组长周京国介绍,四川省通过采取全面、严格、彻底的防控措施,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四川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在贵州,疫情发生后,该省第一时间组建81人重症病例救治专家组,精准制定救治方案,集中收治确诊患者。三个责任片区将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划分得井然有序。目前,贵州省新冠肺炎疫情响应级别从一级降为三级。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李畔介绍,截至3月5日24时,重庆市连续10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76例,已治愈出院512例,治愈率达88.88%。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围绕“四早”“四集中”和“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要求,集中优势资源,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视频会现场
“通过分析救治成功率,我有两点经验可分享。一是多学科的专家团队优势,二是远程会诊。”四川省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李为民介绍,四川省构建了“四集中一远程”的疫情防控救治新模式,“四集中”指病例、专家、资源、治疗的四个集中,“一远程”则是指充分利用5G等现代通信技术,实现远程诊断,解决时空阻隔和传染等问题。
在谈及重庆防控工作经验时,重庆市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重医附二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导新说,重庆通过建立三级医疗救治体系,在疫情早期迅速确定了174家发热门诊、48家区县定点医院、4家集中救治医院;建立三级专家联动机制(集中市级专家、联动区县专家、统筹院级专家),充分发挥各级专家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患者收治率100%。
王导新称,在救治过程中,强化多学科会诊。针对每位患者具体病情,坚持中西医联合施治,制定“一人一策”最优治疗方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药全程参与救治成效显著,开展ECMO、人工肾、人工肝等技术成功挽救多名危重患者。